文章内容

长沙理工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报》

数计学院:以“一二三”工程为抓手 确保研究生教育上层次上水平

2012-10-29     浏览(64)     (0)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现有数学、统计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9个二级学科。数学学科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学院在充分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将“十二五”建设和发展规划凝炼成“一二三”工程:一是抓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二是做好专业和学科研究方向的调整;三是寻求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突破。学院自2001年招收研究生以来,始终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首位;特别是近几年,以“一二三”工程为抓手,通过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重视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控、营造良好的学习学术氛围,确保了研究生教育上层次上水平。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学院高度重视研究生导师队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采取措施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一是严格导师的考核和遴选,建立起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考评标准。遴选科研能力强、治学态度严谨、富有责任心、科研项目和经费充足的教师进导师队伍;二是明确导师的职责,强化教书育人措施。从培养计划的制定、论文题目的选择,到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等,督促导师在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尽职尽责。三是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导师的创新能力。
  通过多年的建设,学院现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学历层次较高、年龄结构较合理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全院硕士生导师28人,其中教授10人,特聘教授及兼职教授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8人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其中第一层次1人。硕士生导师队伍中涌现出以王晚生、周伟军、李友云为代表的青年英才。近三年来主持了8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科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多项省部级课题;被SCI、EI等检录论文190篇,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研究生导师出国访问或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60余人次,多名教师应邀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作报告。
  重视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控
建立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监控体系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赢得发展的基本保障。学院逐步完善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加大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控力度,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逐步提高。从研究生入学教育、制定个人培养计划、课程建设、教学组织、教学实践到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学位论文预答辩及答辩等,全方位对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实施监控,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如建立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学位论文“双盲审”制度;在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毕业论文答辩等一些重要环节施行淘汰机制等;全面收集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相关信息,跟踪毕业生就业情况,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建议,建立反馈机制等。
  营造良好的学习学术氛围
学院利用学科优势,以学术交流为载体,营造良好的学习学术氛围。首先,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来校讲学访问,近三年来校交流70多场次,特别上半年邀请中科院院士杨乐作了题为《治学 修身 成才》的专题讲座,吸引了全校许多学生参加,报告会座无虚席。其次,学院鼓励研究生导师相继举办学术讲座,开设定期专题讨论班,为研究生提供科学前沿的信息动态。同时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国内、省内组织的各种学术论坛、学术会议、暑期学校等。
  另一方面,学院充分利用现有平台为研究生营造最便利的科研和学术环境。学院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和联合培养机制,每年从研一学生中优选2-3人送到中国科学院学习培养。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学院利用“数学建模创新基地”,每年组织研究生参加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研究生培养成效显著
学院已培养研究生211名,在校研究生105名。所培养的研究生素质较高,如:2006-2010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抽检了本学位点的3篇硕士学位论文,1篇评为A等,2篇B等;2008-2010年连续三年获省优秀硕士论文奖;2007届硕士生邓雪梅获英国牛津大学奖学金赴英读博;2011届硕士生蒋艳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国外读博;胡巍在学期间主持湖南省2001年科研创新项目。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35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16篇,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研究成果对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研究生数模竞赛获奖6项,其中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