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东北师范大学 - 《东北师大报》

新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介绍

应用经济学

2011-05-25     浏览(58)     (0)

历史沿革
我校应用经济学学科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是伴随着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经济管理系和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的发展不断壮大的。经济学院成立以来,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01年,获批区域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综合评估位居全国前五名;2003年9月,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2006年1月,获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3月,获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设有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学10个二级学科。
服务社会
应用经济学学科发展注重提出并解决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应用研究成果显著。上世纪80年代初,该学科率先提出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问题,受到国家高度重视;2006年,学校作为主持单位之一编制国家“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为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作出突出贡献;2006年,学校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完善主体功能区划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为国家制定区域协调发展和实施生态补偿等重大决策提供建议;2007年,《辽宁沿海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研究报告》受到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同志的高度赞赏;2010年,《伊春市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报告》受到国家六部委和专家的充分肯定;2010年,受吉林省政府委托编制“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
科学研究
应用经济学学科注重研究方法的创新,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丰硕。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进行基础理论问题探讨,提出研究区域外部性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对建立资源枯竭城市生态补偿与经济转型长效机制的探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设计并检验开放经济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体系内外平衡有效的货币政策;在应用统计研究方向,提出的EM算法提高了处理缺失数据问题的精确度,研究成果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该学科目前承担各级各类课题139项,在研经费1267万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2005年以来,在Applied Economic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新华文摘》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600余篇;区域经济学、应用统计等学科研究跻身国内外先进行列。
发展规划
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发展目标是成为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为国家提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支持。
“十二五”期间,力争把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成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应用经济学为学科发展龙头,以为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主,把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