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东北师范大学 - 《东北师大报》

读书的学问

作者:竹  成  学生记者    
2011-05-25     浏览(38)     (0)
信息时代里,面对繁多的各类书籍,如何进行选择,是困扰许多学生的难题。怎样破解这一难题?5月12日,曹胜高教授在党委宣传部主办、文学院承办的“情系东师”学术人生报告会上所作的“读书的学问”的报告,给同学们以很大启示。同学们纷纷表示,这场生动的报告让他们对读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与书为友
“不同的书就像不同的人,聪明的人、高尚的人、缜密的人、随和的人……读不同风格的书,就像与不同的人交朋友。”曹老师建议同学们与书交朋友。
与屈原的书交朋友,因为他的书代表着的是其精神品格。曹老师认为,“中国的文化如果没有屈原,中国的文学如果没有屈原,那么整个中华民族的气质就要改写。”《唐诗纪事》中记载,唐代诗人陈子昂二十岁进京,胸藏绵绣,才华横溢,却无人赏识。一日,陈子昂路过集市偶见有人卖一把价值千金的古琴。陈子昂与之相约第二天集市见面。第二天一早,很多人都到集市看陈子昂买琴。不想,陈子昂却把千金买来的古琴给砸了,还说:“我虽然是弹琴高手,但是我还有比弹琴更好的东西,那就是我写的诗。”说罢,陈子昂把他写的诗稿发给在场的人们。一日之内,陈子昂便名满京城。文学院2010级的李同学感慨地说:“现在很多同学一入学开始就着手找工作,完全忽视了读书的重要性。其实,读书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书中各种为人为世的准则和方法对未来工作的借鉴意义也是极大的。”
“打桩”和“吊嗓子”
“无论是中小学老师,还是大学老师,都应对某一领域的知识有所了解。因此要培养学习的兴趣。”在曹老师看来,读书与盖房子一样。建造结实耐住的房子需打坚实的地基,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打桩”,就是在某一点上砸下去。读书亦是如此,找准一个兴趣点后要不断深入钻研。当然,如果只是围绕一个兴趣点做研究会很累。这时,就需要多打一些“桩子”,进而形成一面“知识墙”。有人喜欢读《楚辞》,那么相关的楚国出土的文物、楚国的资料、楚国的文化等,也要加以留意和关注。长此以往,相关知识之间就会联通、交融,“知识墙”就建立起来了。
当然,读书除了要有兴趣外,还有要执著的精神。吊嗓子是一种发声的锻炼,是从事演艺行业不可或缺的基本功,天天都得坚持训练。在读书、做学问过程中,曹老师很提倡“吊嗓子”这种态度。“现在,同学们看书不再只看纸质文本,还关注网络图书,一些鲜活的图像资料。我们迈入学校后,如果能够坚持读四年书,可能当时让别人认为很傻,但毕业后,会发现他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不经常读书的同学区别很大。”曹老师鼓励大家说。这正像苏轼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只有把“诗书”作为“食粮”,把文化作为教养,他的气质和境况才会不一样。生命科学学院2010级张同学听后说:“曹老师的报告为我们指点了迷津,读书没有捷径可走,如果没有执著的精神,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新、真、易、切”挂心头
“无论是写论文、小说还是诗歌,都要时常把新、真、易、切挂在心头。”曹老师这样说道。
在报告中,曹老师举了这样的例子。唐代诗人白居易想请友人刘十九来家把酒夜话,写下请柬“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现已成经典名句。这就是所谓的语句新。曹老师还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事例来解读内容新。“每年春节的时候,大家都互相发送问候短信,很多人发祝福短信时群发。我给一个朋友发的是‘祝你新春快乐,其他内容参照其他短信’,内容与其他人的不一样。我的朋友觉得这样很有创意。这条短信他们留存了一年后,第二年春节时发给了我。这件事让我很有成就感。”曹老师不无得意地说道。当然,除了语句新、内容新外,还要立意新,表述的观点或情感与众不同;章法新,文章结构别出心裁。
现在是读图时代、影像世纪,纸质作品的空间越来越小,但《读者》销售量却很好,是一个例外。究其原因,曹老师认为是《读者》的表述简捷且语言直指人的内心:“所有的小说、诗歌、散文、文学作品都是在不经意间打动读者,触动人心中最柔软的一角,这样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好的作品、好的研究视角都是从最微小的地方切入,最平凡、最普通的地方才能探究出大道理。”曹老师还说,“真”即真诚,要事理真,不论是什么作品,让读者一看是那么回事,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资料真,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生活的缩影;言辞真,矫揉造作的作品是难以打动人心的,一定要善于分析、观察,保证作品的真实性。“切”是指切题、切意和切证。切题指写文章切忌文不对题;切意是指写文章时,一定要清楚文章要表达的主旨思想是什么,添加上一些与主旨思想无关的内容会使文章读起来冗杂无序;切证是要紧扣所选择的证据来写,不要写着写着就偏了。文学院2010级王同学真诚地说:“读书,看似是一件很小的事件,却有着很大的学问。曹老师的报告告诉了我们如何读书,如何做学问,为我们读好书、品诗书指明了方向。我们希望类似的报告会多开展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