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鲁东大学 - 《鲁东大学校报》

校级特色专业

英语

作者:肖德法  专业负责人    
2008-04-11     浏览(666)     (0)

英语专业于1963年设置于鲁东大学,已培养了近6000名英语教师,为地方基础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良好成绩,专业四级通过率稳步提高,学生也在各种大赛中获奖。英语专业还致力于教学改革,包括顶岗实习、共建英语教师培养平台等,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专业设置于1963年,是学校较早设置的专业,于198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2000年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英语语言文学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英语专业目前设有教师教育、翻译和国际商务三个方向。
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较宽广的文化知识和较高的人文修养,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从事中等学校英语教育与研究以及在外事、经贸、文化、科技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商务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英语人才。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一、基本情况
英语专业现有专任教师61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0名,博士5名,在读博士8名,外籍专家、教师7名,具有硕士学位以上学历的教师达95%,承担着本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指导工作。
英语专业有着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2004年以来,在发表的200余篇论文中,有四分之三与教学研究相关,其中发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等外语类核心期刊的文章40多篇,出版专著3部,其中《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研究》集部分教学论文50余篇,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还建设了《中介语语料库》,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平台。近些年,英语专业共承担各类科研、教学改革项目82项,其中国家级3项(含跨校合作项目),省部级4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项,厅市级7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3项,校级6项。现已建成省级精品课1门,校级精品课3门,优质课9门。1名教师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7名教师被分别评为校级教学能手或获中青年教学质量优秀奖。
英语专业现有语音实验室、数字语言实验室、语料分析室、教师教育实训室、数字演播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数字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字闭路电视教室、资源控制中心、数字同传训练室、国际商务实验室共计50多个,基本上实现了数字化外语教学
二、教学改革
在分析外语人才市场和生源状况的基础上,依据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研究成果和理论,学院提出了转变教、学观念,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中心,创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特色的教育教学思路。
1、坚持“五个转化”和“两个贯通”
为落实教育教学思路,学院提出了“五个转化”和“两个贯通”的教育教学原则:学生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备课”向“备教”转化,语言知识向语言技能转化,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化,应试教学观和应试学习观向能力和素质培养观转化;“教材内、外贯通”与“课堂内、外贯通”。
1)倡导“五个一”
针对学院青年教师较多的状况,要求年轻教师在一年内展示一堂观摩课,读一本教学理论专著,写一篇教学研究文章,参加一次教学研讨会, 体验一次中小学英语教学活动。
2) 集体评课
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全方位评价,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规范教学,构建课程教学范式。营造了“点评诚恳,接受愉快,团结合作,共同提高”的氛围。学院的集体评课作为典型在全校进行了推广。
3)融学于教
   依据“外语是学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的观点,学院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学生能讲的教师不讲,课后能做的课内不做的”三不原则。倡导主题式和任务型教学以及课堂汇报、学生参与教学、学生点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学中有教、教中有学,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技能,实践课堂内外贯通,促进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化。
2、 实施顶岗教学实习
以顶岗实习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方式是由实习学生赴中学顶班上课,同期顶岗置换中学英语教师来院培训。学院现有顶岗实习中学60多所,专业、就业实习基地13个。实践证明,顶岗实习使学生真实全方位体验和感悟了中学英语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教学实践、组织管理和职业竞争能力。顶岗实习得到了烟台市各级教育部门的欢迎和赞赏。《中国教育报》、《烟台日报》撰文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3、共建英语教师培养平台,服务地方英语基础教育
学院始终把为地方英语基础教育服务视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提高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更好地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学院与地方教育部门共建了英语教师培养平台,共同创建了顶岗实习基地,成立了《烟台市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基地》,形成了校内外共同培养英语教师的鲜明特色。自2004年以来,英语专业为烟威地区共培训中小学英语教师2290人、中学骨干教师30人、师范英语教师150人、顶岗实习学生置换中学英语教师140人,为缓解中小学英语教师短缺的压力,提高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学院还积极参与了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2007年完成的《烟台市中小学英语教师状况调查报告》,为地方中小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三、人才培养效果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2006年,专业四级通过率为85.55%,2007年,专业四级通过率为89 %。
 2002年以来共有4篇获山东省优秀学士论文。在省内外各种大赛中共获奖36项,其中冠军1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4项、优秀奖4项。2007年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活动中获优秀组织奖1项、学生一等奖3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14个。2006年06届毕业生张海燕在“第三届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中荣获翻译组冠军(前两届冠军空缺),另有两名同学获得二等奖和优秀奖。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满意率为98.9%。迄今为止,英语专业已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英语教师近6000人。目前烟威地区70%以上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和90%的英语教研员毕业于鲁东大学外语学院,涌现出了一批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或全国和省市级优秀教师。他们以英语基础扎实和爱岗敬业、自觉奉献的红烛精神,为地方基础英语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