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进大学校园,我对一切 都充满了期待。我憧憬一个全 新的生活环境,憧憬高校里独 一无二的人文气氛,憧憬那充 满活力的自由感。在法大的第 一个早晨,我就迫不及待地奔 下楼去,想要呼吸这股别样的 空气。
清晨的法大校园十分寂 静,又是初秋,太阳的微光柔 和的洒下来,给校园镀上一层 美妙的金色。我十分惬意地漫 步在这宁静的校园,享受着新 生活即将带给我的这份鲜活 的快感。南方风味的外带早餐 很火爆,师兄师姐们匆匆买一 份热腾腾的豆浆,一份蛋夹 馍,又匆匆消失在校园里。我 不觉羡慕这些早起的师兄师 姐,很早以前就有人对我说, 大学生活靠的是自觉,没有人 会督促你学习或是参加各种 活动锻炼能力,所有的一切都 需要自己规划,自己遵循。我 憧憬这个从一清早就开始忙 碌的新生活。
路过婚姻法广场,一声强 有力的“我方认为”冷不丁的 打断了我的乱想。我循着声音 望过去,只见小花园里一个文 弱的女生握着几张皱巴巴的 A4 纸在读着什么,她的语气很 强硬,表情十分坚定,和她小 小的身材极其的不相称。她就 这样旁若无人的读着,不时挥 动几下手臂。她的声音很大也 很忘我,可是周围却没有人理 睬她,她自己也不觉得难为 情。我明白了,这位师姐一定 是辩论队的成员,正利用早晨 的时光朗读自己的辩词。
我想起了高中时代的早 读,老师总会规定你读什么, 一定是齐声朗读,要么是古诗 词背诵,要么是英文课本,现 如今,没有人再要求你什么 了,在许许多多的同学还在裹 在被窝里享受早晨的阳光的 时候,刚刚那位师姐已经把辩 词讲得铿锵有力,也许她的同 学在观看她比赛的时候会赞 叹她的能力,也许会自愧不 如,但他们却不了解她背后付 出了多少。
在接下来的几天,我也强 迫自己早早起床,捧起英文书 在花园里大声的朗读。那里有 许许多多和我一样的同学。我 很喜欢晨读的氛围,人手一本 书,一边踱步一边高声朗读, 没有人在乎你读什么,读的是 好是坏,也许你操着蹩脚的英 文,也许你搔着头皮,读着艰 深的理论,在晨读的时候,我 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在外地读外语学院的 同学给我讲了她每每走在学 校里的感受:走路都走不稳, 每个角落里都是练习颤音的, 大舌音小舌音混杂在一块,做 梦都能梦到。我听了只是笑, 其实内心很是羡慕,其实大学 除了上课和社团活动,我们需 要寻找到那么一个小空间,用 来朗读。我爸爸曾经是学德语 的,在我很小的时候,他便给 我讲述他苦“读”的故事:高中 时没有条件,他每天早晨在路 灯下读英文,到了大学,清晨 到未名湖畔一 坐就是一个钟 头,也就是那个 时候,他培养起 了自己比别人 强过一筹的语 音语调,使他受 用了一辈子。当 然,法大没有未名湖,没有充满 浪漫情调的小灌木丛,甚至连 开阔的草坪也没有,虽然少了 这些外部条件,却没有摧毁许 多学子晨读的热情,真是令人 感动。
我问过一位师兄,师兄很 惭愧地告诉我说,大学三年他 都没有好好碰过英语课本。是 啊,也许你会说,有得有失吧, 大学里不可能什么都兼顾到, 课业太忙,社团太多,没有时间 读英语什么的。其实一切都在 我们自己,大学生活本来就是 一个培养和锻炼自己合理安排 时间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放 弃的理由太轻率,仅仅是因为 惰性而已。
晨读是一门艺术,所以我 不赞同李阳疯狂英语的学习模 式:一群人像疯子一样扯破嗓 子乱喊,完全毁了朗读的美感。 晨读应该是一个人的事情,如 果一定要找个人一起,那么他 可以是督促你的那个人,是你 坚持下去的动力,真正朗读的 时候,是一定要分开来的。
在法大,虽然有为数不多 的人每天依然坚持着晨读,但 和整个学校的人数来比,依然 算是少的。就拿读英文这件事 来讲,许多人觉得自己不是外 语学院的学生,没必要去晨读, 其实,当我们面对社会,会发现 我们在大学时代学的那些理论 社会不看重,我们自以为懂得 的那些技术实际上随便一个外 行人也可以从头学起,而如果 我们的英文不过硬,自身的条 件再好,也都是零。
那么,读什么,怎样读?读 的内容很广泛,可以是自己喜 欢的文章诗歌,英文,甚至是前 面师姐朗读的辩词。每天读的 时间不一定长,内容不一定多, 但是一定要读的精,一定要有 所收获。对于大多数人,晨读 可能是一个难以坚持的工作, 但是要学会享受这一工作。还 是拿英文来说,可以每天攻破 一个短小的章节,日积月累,培 养自己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 就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再 比如,可以把自己朗读的内容 录下来,定期听一听,比较一 下,同样能培养自己的成就感。
最高的境界就是能够让晨 读成为一种习惯,让它融进自 己的血液。我还没有做到这一 点。不过,我相信一分耕耘一 份收获,如果坚持下来了,再回 首,一定会为自己的进步感到 开心。
新进大一的同学都对大学 生活满怀憧憬,有的被开放的 校园生活和缤纷多彩的社团活 动冲昏了头。忙碌的同时,也需 要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想要提升 什么,学生时代的校园是一方 净土,有这样的净土给我们读 书,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