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政法大学 - 《中国政法大学校报》

抬起头,绽放

作者:耿亚男  第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2011-11-08     浏览(122)     (0)

  刚刚踏过戈壁滩,见到了胡 杨。这个季节的新疆真美,到处是 火红和金黄,衬着那清明的天色, 心情说不出的澄澈。生长在戈壁 和沙漠里,耐寒、耐旱、耐盐碱、抗 风沙,胡杨是坚强勇敢的象征,拥 有着最最顽强的生命力。那些苍 老却无比刚毅的树干呀,那些吐 尽风华却拼命绽放的金黄呀,让 人远离琐碎,认真地想些事情。
  七月底,我们四人远赴新疆。 晃晃荡荡的火车穿过一个个黑暗 漫长的隧道,时断时续的手机信 号还有一脑子的未知数,这是我 二十二年中心里最没底的旅行。 没有夸张,一切都是未知,除了知 道目的地是新疆昌吉自治州。 2011 年是政法大学支教团开赴 新疆的第一年,没有关于支教地 的任何概念和生活经验,不知道 在哪里任教,不知道是高中还是 初中,不知道教什么科目,不知道 住在哪里,不知道有没有被褥,不 知道有没有人接站,不知道开学 前一个月的生活该怎么办。从小 到大,什么都是按部就班,不管我 喜欢还是不喜欢,这对我来说是 个挑战。四个并不特别熟悉的“战 友”从此就要并肩作战,不管未来 是什么样的情况在等着,一年的 时间就摆在那儿,我们就要相依 为命了。两天一夜的行程,我大部 分时间都在自己的中铺上斜靠着 看书,很少参与“战友们”的聊 天———大家都知道那姿势并不舒 服———但我没有说过,那是因为 我不安。
  转眼三个月就这样过去了, 说是转眼,每一天过起来并不如 说得那样容易。因为是第一年,因 为一切都是未知,遇到的困难并 不算少。幸运的是,这样许多的困 难面前,我们四个人相处得像亲 人一样,一起面对,一起承担,奇 妙地,困难从来止步于我们的欢 笑,从来被我们一笑置之。真好, 我们四个人同在,即使远在他乡, 即使困难重重,却并没像之前预 料中那么想家。远赴西部支援教 育,很多人赋予它很多光环,我不 想赘述,只想感恩。很荣幸我能成 为其中一员,很希望这一年能够 发挥它最大的贡献,但是我更感 恩于能够得到这次机会,它给了 我太多宝贵的财富。生病要一个 人打吊瓶,再难受也不能耽误学 生的课程进度,我比以前更加勇 敢独立,也更加懂得什么是责任。 必须说,新疆的感冒太难受了 ……当孩子们下课也拉着我,指 着地球仪问各种感兴趣的问题 时,我的心情无法向任何人述说, 不是欣慰,不是满足,不是荣耀, 说不出,也从没有过那样的心情, 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心情。
  太多人问我近况,问我好不 好,问我辛苦不辛苦。我说了很 多,但总是没办法形容内心最真 实的感受。我是昌吉市第七中学 七年级的地理老师,带四个昌吉 本地农村孩子组成的平行班和三 个南疆阿克苏维族孩子组成的内 初班。七个班的地理,一周十四节 课,每周嗓子周而复始的发炎,甚 至勾起了我那倔强强硬的智齿, 一夜之间肿起了半个脸———我终 于能够理解工作的辛苦,老师的 辛苦。但是我有400 多个学生,走 在校园里,每次都有很多孩子开 心、真诚地向我问好———真的,一 切都是值得的。在这里,身体虽然 辛苦,但每一天都有一份简单而 快乐的心情,不用为很多事烦心, 不用承担很多压力,甚至把以前 的苦恼咀嚼几个来回也觉得是别 人的苦恼,真的就能够平静下来, 平静下来,一团乱麻般的绳扣儿 也能平静地一个一个地解开。太 久没有这样恬静的心境,这一年 并不是逃避,是休息,是一次无比 珍贵的机会,让自己在挑战巨大 压力之前可以舒展筋骨,尝试另 一种人生。
  感恩有这样一次机会,感恩 孩子们给我最宝贵的天真,感恩 这份志愿工作教我更加懂得责 任,感恩一个自愿挑战的决定赐 予我三个一辈子也不会离弃的朋友,感恩所有在新疆遇见的帮助、陪伴我们的人们,感恩这陌生环境赋予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就像胡杨一样,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诠释生命的力量,抬起头,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