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烟台大学 - 《烟台大学报》

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以特色成就影响力

2011-10-22     浏览(235)     (0)

中国少数民族史是山东省和烟台大学的特色学科,已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丰硕成果。该学科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研究生,并制定了学科发展目标。在“十二五”期间,该学科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少数民族史是山东省和烟台大学颇具特色的学科。该学科是“十一五”山东省重点学科,“十二五”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以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为依托,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烟台大学民族问题研究基地。早在20世纪80年代,崔明德等部分学者即从事中国少数民族史的研究工作,且逐渐形成了“中国民族关系史”和“中国东北跨界民族与地缘政治”等稳定的研究方向。2003年,烟台大学建立了山东省目前唯一的民族学研究机构——烟台大学民族研究所,由博士生导师崔明德教授任所长。2005年,中国少数民族史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填补了山东省民族学学科的空白。
  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已经形成了学历、年龄、学缘结构比较合理的学科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人,教授6人,副教授8人,讲师5人,其中博士10人,硕士6人。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创新的学术氛围,不断吸引和凝聚优秀人才,并积极为优秀人才干事业、出成果创造良好的条件。学科带头人崔明德教授为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国家民委咨询专家、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会长。学术带头人孟庆义教授为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军委法制局重大现实法律问题研究机制专家、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形成了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东北跨界民族与地缘政治、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宗教史四个持续稳定的研究方向,学术积淀比较深厚,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
  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项,教育部留学科研基金项目1项,国家民委规划基金项目2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山东省软科学规划项目4项,山东省古籍整理项目1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2项。
  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先后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重大成果奖1次;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次(全国只有36项,山东省仅2项);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次;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次,三等奖3次;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次。出版了《中国古代和亲通史》《隋唐民族关系思想史》《朝鲜半岛:问题与出路》等有较大影响的学术专著10余部;其中崔明德教授的《中国古代和亲通史》入选“代表国家社科研究的最高水平”的《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十大优秀成果的第一项,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各大新闻媒体均对该成果进行报道,给予极高评价,同时在美国、韩国及中国台湾、香港和大陆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的《民族研究》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几百篇,有一半以上的论文被美国、韩国报刊及中国大陆《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台湾的《中国边政》等报刊全文转载、摘登或引用。同时撰写多篇有分量的政策咨询报告,并被省级以上相关部门采纳实施,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
  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正在培养中国少数民族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两个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和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研究生近两年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18篇被CSSCI收录,多篇被《新华文摘》摘登。已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3项,其中孙政同学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教师已培养3名博士,另有在读博士生6名,硕士研究生多名。
  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多次举办全国性民族学会议;不断加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985”大学相关学科的合作;聘请一批著名专家来校为教师和研究生做报告,开阔了师生的视野;接受国外的访问学者,与国外友好学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进行科研工作;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教师为省内外领导干部以及“985”、“211”大学的师生做学术报告,扩大了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的影响,同时担任国家民族委员会政策咨询专家以及中央军委法制局政策咨询专家。
  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建立高层次学术委员会,聘请宁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宁夏大学党委原书记陈育宁教授;西南民族大学原校长陈玉屏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祁庆富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齐木德·道尔吉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民族学学科组成员、兰州大学民族学研究院院长徐黎丽教授等国内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领域的著名学者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委员,定期请他们来学校,审议学科学术研究方向及中长期研究发展规划,对重大项目和其他开放研究课题进行评审并提出资助额建议,参加重大成果的评审及鉴定工作,对重大课题经费的合理使用提出建议并监督,协调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领域全国性重大学术活动,为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的研究生作学术报告。
  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已经确定了“以原创性研究为核心,以学科交叉和开辟新领域为特色,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民族思想史和中国东北跨界民族史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外先进行列”的学科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该学科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刘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