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档案:
郭承华,男,1963年3月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基础生物学》负责人,烟台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学科负责人。曾获得烟台大学优秀导师、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指导教师等称号,并获得烟台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2011年获评烟台大学教学名师。
一桌、一椅、一沙发,9月20日在这个布置简单的办公室里,郭承华老师如约接受了记者采访,朴实、可亲是郭老师给我们的第一印象。郭老师自1986年调入烟台大学工作,25年始终奋斗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教书育人,勤奋敬业,踏实奉献,郭老师践行着一名教师的神圣使命。
兢兢业业
25年奋斗在教学一线
“教师首先应该有坚定的信念,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师德高尚、治学严谨、诚信育人,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在教学上郭老师一直以此来鞭策自己,深入教学的第一线,把在教学中收集到的经验应用到教学改革中,不断地促使自己在教学上推陈出新。
多年来,郭老师一直承担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基础生物学》《基础生物学实验》《科研技能课》等多门本科生课程以及海洋生物学、水生生物学等专业的《高级海洋生物学》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几乎每年郭老师都会给大二的同学讲授基础生物学课程,并且每堂课课前郭老师都会做一番精心的准备,把最新的知识、科研动态都加到课件中,以期给同学们带去更新、更全面的知识信息。“尽管所教授的知识相差无几,但对待每一堂课都马虎不得。”郭老师说。
《基础生物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同学们从基础课程过渡到专业课程的桥梁,也是生命科学的入门课程、一门为其它专业课打基础的课程,如果基础打不好,其它的课程就更难掌握。”由于是专业基础课的第一门课程,很多学生一开始学的时候不适应,因此在教学中郭老师常用一对一答疑的方法,耐心解答同学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此外,郭老师注意将教学内容与周围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结合在一起,可以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又提高了大家学习的兴趣。为了使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有个更直观的认识,郭老师将大量的图片和视频信息带到课堂上,让同学们如临其境感受知识的同时自然地掌握它。郭老师的这种授课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生命科学学院101-2班的的华亚男同学说:“我很喜欢郭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它让我们对《基础生物学》这门课程有了很深的了解,为我们打开了学习生命科学的大门,使我们有了奋斗的方向!”
谆谆教诲
一心一意为了学生
为人师表者,除了必须具备渊博的学识、高超的点拨技巧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品德。在教授学生的同时,郭老师很注重自身品德的修养。他经常说,“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铭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为师准则,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丰富自身知识的同时注重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
“一名好的老师必须尊重学生。”郭老师始终相信,只要尊重学生,就一定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在与同学们的日常接触中,郭老师总会站在学生的角度,以一种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方式来与学生相处,以一种更有益学生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课堂上的郭老师对学生严格要求,严肃地对待每一个学术问题;生活中的郭老师对学生关心照顾,无论同学们遇到多细微的困难,郭老师都会耐心帮忙。在课余时间,同学们会经常去找郭老师,或是探讨学习问题,或是简单的谈心,亦或是请郭老师为自己考研、考公务员出谋划策。每当这时,郭老师都会放下手头上的工作,热情地接待他们。网络通信时代,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现在也有很多同学给郭老师发电子邮件或短信,把问题写在邮件或短信里,这样无论郭老师走到哪儿都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状态。在历年的学生评价留言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评语:“郭老师经常跟学生交流,跟学生打成一片,经常在课余时间教我们一些学习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对待工作仔细认真,会把学生的每个错误都指出,严格要求学生,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同样也是我们的好朋友。”“郭老师既是严师又是慈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打好基础,学会方法,培养技能,全面发展,受用终生。”这是郭老师常对学生们说的一句话。郭老师始终坚信: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师,如果教师能抱着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教书育人,必将会带来“成才”与“成人”的双赢结果。
踏实肯干
攻克每个科研难关
郭老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也积极地投身到科研工作中,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以科研促进教学。“只是一门心思地教学,不从事科研,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也难以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不能很好地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同学。”郭老师如是说。
郭老师的主要科研方向是海洋无脊椎动物生理生化研究,在这一领域特别是棘皮动物生理生化领域成果卓著。作为烟台大学海洋生物学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郭老师先后主持完成了第4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砂海星皂苷的制备及其生物功能研究”、山东省博士后科研择优资助项目“海星皂苷的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海产海燕皂苷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等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目前,郭老师主持的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烟台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等4项科研项目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教师应该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将自己融入教师队伍的群体中。一个人的努力不可能成就名师,也不可能成就名校,更不可能培养出成百上千的优秀毕业生。”正是靠着这种团结奋斗的精神,郭老师与他的团队在科研的道路上并肩作战,不断攻克科研难题,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曾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烟台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出版《生命科学基础》等高等院校教材及专著4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近五年来在国内重要刊物发表论文达30余篇(SCI、EI收录10余篇)。
讲台、实验室就是郭老师的舞台,也正因在这个舞台上坚持奋斗了20多年,才使得郭老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硕果累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大学是人生的一个崭新起点,珍惜时光,刻苦钻研,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将来做一个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这是郭老师对所有在校大学生的殷切希望。勤勤恳恳,无私奉献,25年里,郭老师一直用自己执着无悔的付出兑现着一名教师对学生的承诺。
李晓宁 孙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