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纵深推进作风建设。改作风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形成好的文风、会风、话风是检视作风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更是持续改进作风的题中之义。改作风和改文风、会风、话风要一体推进、相互促进。
早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批评党内存在“开会常常从早上开到晚上,没有讲话的人也要讲一顿,不讲好像对人不起”的八股会风,呼吁改革“这种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知行不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作为形式主义的“重灾区”之一,会风尤为值得关注。会风绝非小事。“马拉松式”会议、“轮流念稿”、层层陪会等现象频现,广大师生员工、党员干部精力被消耗,陷入“以会议贯彻会议”的形式主义泥沼。
一、促会风之变的必要性
一是整治会风是破除形式主义的有力之举。精简会议,坚持少开会、开短会、开有用的会,让干部职工从会海中解脱,有更多时间为师生服务,让会议切实成为推动工作的助力。
二是整治会风是转变工作作风的有效措施。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抓实会风整治,以良好会风带动工作作风转变,激励党员干部真抓实干、担当作为,定能高效落实政策、贴心服务群众,推动事业发展,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三是整治会风是转变形象的必经之路。通过切实践行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尽量开短会、不陪会、不扩大会,树立教职工务实高效和高质量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良好形象。
二、促会风之变的思考
会风体现政风、彰显作风,但在学校实际工作中,根据目前情况来看,要求上周主要会议、反复开会、扩大会议和参会人员等不良开会习气犹存,究其原因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祟,作风不严不实。
开会的落脚点都是解决实际问题。想要根本改变会风一定要抓好两点,一是要下足会前功夫,做实前期准备,周密谋划、细致考虑,科学高效有序做好会议筹备工作,提高会议效率。要做实调查研究,把准会议主题,梳理问题、总结经验、做细做实解决方案,把矛盾“药方”端上桌,让会议既有样子,又有里子。二是要抓好会后落实,根据会议决议作出时间表、任务图,抓好会议传达学习和事项的逐一落地,也是改变会风的具体举措。
三、促会风之变的建议
结合学校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会风问题,建议:
一是强带头、抓重点。领导班子带头严抓会风整顿,带头开务实管用的短会。会议要向简,时间长短是重要参考,议程要干脆利落、紧凑高效,讲话要长话短说、精简凝练,不穿靴戴帽,套话空话,不话题无边,卖弄见识,扯来扯去。通过精简内容、压缩日程、限时发言等方式,做到会虽短,但讲实干、谋实绩;话虽短,但触根本、管长远。建议重点抓好每周二“无会日”,确保干部职工有更多时间专注于实际工作。
二是强机制、抓落实。以问题为导向,尽快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会议管理工作的通知,严格定义校级会议的标准,加强校级会议管理,将对会议审批、参会人员、会议时间等进行明确规定,力争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提高会议效率。通过压缩会议时间,减少会议数量,提升会议质量,改掉重形式、轻实质的会议,让教职工把更多时间沉到科研、教学和学生中去,更多功夫花在狠抓落实上,更多精力用在服务师生群众上,以大家看得见的变化锻造过硬作风。
三是强督查、抓考核。要杜绝在会上忽悠过去,不注重在会后落实上下功夫,将表态当落实,把说了当做了,陷入“以会议贯彻会议”的怪圈。要紧盯会后落实情况,坚持全程跟踪督查,用好过程反馈、结果通报,通过严格问效问责,对标时间节点、目标要求进行考核验收,用全周期监管培育务实会风、实干作风。
(这是作者2025年5月27日在学校“改进会风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