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乐山师范学院 - 《乐山师院报》

深入调查研究 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作者: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郭晓黎    
2025-06-15     浏览(5)     (0)

作者在“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专题研讨会”上发言,介绍了深入调研的重要性、调研与群众密切联系的统一以及具体建议。他强调了主动去听、去看、去问,关注师生反映集中的问题,研究解决工作难点,推动工作开展。

围绕“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这个主题,结合近期的学习反思和实际工作,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学习体会。

一是深入调研是谋事、成事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月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的讲话中指出,作决策本身并不难,难的是对情况的准确把握。依靠调查研究作决策,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陈云同志曾说“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研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如果我们的政策、制度出台之前没有经过反复论证和科学评估,就不容易做到切合实际、行之有效,行之久远,就有可能“翻烧饼”,或者为了维护其权威和稳定性而硬着头皮不调整,那就造成另外一种不良后果。遇到有些拿不准的举措,我们可以换位思考,先推演一下,看能不能把自己说服,拿得比较准了再决策施行,千万不能灵机一动、匆忙上马。

二是深入调研和密切联系群众是高度统一的。调查研究本质上是“从群众中来”的认知过程,毛泽东同志认为调查研究的方法“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要调研,特别是对重大改革问题的调研,要尽可能多听基层和一线的声音,尽可能多接触第一手材料,这样才能做到重要情况心中有数。因此,在政策酝酿和讨论过程中,有必要鼓励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畅所欲言,既可以是修改意见,也可以是批评甚至是反对的意见,真正做到言者无罪。大家都愿意说真话、表达真实感受,才是好的。当我们把不同方面的意见进行综合后,经过几次“否定之否定”,作出的决策就会更符合实际。

三是深入调研和密切干群关系要讲求方式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曾讲,要做好工作方案,一是情况要摸清,搞清楚现状是什么;二是目的要明确,搞清楚方向和目的是什么,防止就事论事甚至本末倒置;三是任务要具体,搞清楚到底要干什么;四是责任要落实,搞清楚谁来干;五是措施要有力,搞清楚怎么办。关于密切联系群众,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说过,这些年我们请上来听意见多、走下去听意见少,群众的很多想法,往往不是在那些很正式的场合、当着很多人的面会讲出来的,而是要同他们身挨身坐、心贴心聊才能听得到。所以,我们要走到师生中,现场看、当面听、直接问、顺嘴聊,如果能有“七嘴八舌式”的讨论就更好了,这样更能了解到真实情况和师生的真实想法,明白师生的关切和急难愁盼。如果能经常性认真分析、吸纳其中的合理意见和好的建议,解决问题、反馈情况,师生都会主动上门找我们说心里话。简单点说就是,我们希望被他人以怎样的方式对待,我们就以怎样的方式待人,以真心换真心,以真心得信任,其实大多数老师的心都是容易走近的。

最后,还有一点点具体建议。目前,我们校内的各种制度文件、仪式、总结、评奖、树典型等项目还比较多,其中有些是常规性、指标式、任务式、自创式的,是否可以评判一下必要性和效果,有所取舍?还有关于留痕,从学校或职能部门的角度来讲,可能是对管理对象不放心,从执行者角度来讲,上级没要求留痕甚至说了不用留痕也要主动留痕,反映出的是吃不下这颗定心丸,担心要求有变时没办法自证,这就带来比较大的一个弊病,就是虚耗资源、浪费时间,是否可以在这方面给大家减轻一些压力。

今后,我将坚持把调研工作融入日常、融入和师生的交流中,持续关注师生反映集中的、关注度高的问题,结合学院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和班子一道研究解决,努力推动工作开展。

(这是作者2025年4月11日在学校“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