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滨州医学院 - 《滨州医学院报》

绿韵红章,医路留芳

2025-06-25     浏览(20)     (0)

毕业季到来,王博雯回顾在滨州医学院五年的学习和生活,她感谢并不舍学校生活,也感激滨医对她成长的影响。她即将踏上新的医学征途,并铭记学校的校训和色彩。


王博雯 入学时

王博雯 毕业时

五年前,我怀着对医学的憧憬踏入滨州医学院的校门;五年后,当我即将穿上学士服,站在毕业的节点回望,心中满是感激与不舍。滨医的千般色彩,万般姿态,都在此刻涌上心头。

这五年间,我走过了滨医的每个角落,看过了滨医的许多样子,烟台校区仁心湖畔的夏日荷花,滨州校区恢弘大门上的皑皑冬雪,无一不让我由衷喜爱,但我最怀念的始终是教室外的那一抹绿。那绿色的树曾陪伴我度过许多堂或生动或复杂的医学课程,许多个埋头复习专业知识的日子,但只要抬头望向窗外那抹绿,就能抚平我眼中的疲惫,我就总能感受到希望的存在。那抹绿,不仅仅是色彩上的慰藉,它更像是无声的朋友,见证了我从青涩走向成熟的每一步。那树下,我曾与同窗好友热烈讨论病例,共同攻克难题,那些思想的火花至今仍照亮我前行的路。我也曾在考试前夜,独自坐在树下,借着微弱的灯光背诵知识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知识的渴望。每当夜深人静,月光倾洒在那片绿意之上,那份静谧与美好,总能让我内心的烦躁与不安烟消云散,找回内心的平和与坚定。如今,虽然我即将离开校园,步入更广阔的医学实践领域,但教室外的那一抹绿,早已深深镌刻在我的记忆里,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提醒我,无论身处何方,都不应忘记初心,要像那棵树一样,不断向上生长,用所学回馈社会,为患者带去健康与希望。每当遇到挑战或疲惫不堪时,闭上眼,我仿佛又能看到那熟悉的绿色,感受到那份来自滨医的温暖与力量,提醒我继续前行,在医学的征途上永不止步。与那抹绿不同,记联和校报对我而言则是炽热的红。大学五年,在这里的时光就有三年,这里承载着我最热烈的青春。此刻,我不仅仅是一名应届毕业生,更是曾经记联与校报的一份子,这张带着墨香的报纸承载了我太多珍贵的回忆。从大一时的投稿新人,大二时的小组长,到大三成为校报的负责人,再到如今以毕业生身份再次提笔,校报见证了我文字能力的提升,更记录了我在大学的成长历程。

在校报的这几年,我采写过全心为同学服务的辅导员老师,报道过工作在身边的宿管阿姨,记录过运动场上挥洒汗水的健儿。每一次采访都让我看到滨医人不同的闪光点,每一篇稿件都在提升我的观察力和表达力。那些为了赶稿熬过的夜,那些反复修改的标题,那些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都成为我最宝贵的大学记忆。校报教会我用心观察、用笔记录、用情传递的媒体人精神。这份经历,就像在办公室里看到的窗外晚霞的那抹红,将永远指引我在医学道路上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温暖的共情力。是校报,让我在医学专业之外,找到了表达自我的另一片天地;让我明白,文字和医术一样,都能传递温暖与力量。无论将来走到哪里,我都会记得在记联的这段时光,记得那些用文字书写青春的日子。

在滨医的五年,是知识增长的五年,是心智成熟的五年,更是信仰坚定的五年。纵使有千般不舍,我也终将收拾行囊,带着在滨医五年的收获与成长,带着无尽的思念与感恩,前往下一站。我将永远铭记“仁心妙术”的校训,铭记滨医每一抹动人的色彩,以谦卑之心对待医学,以赤诚之心服务患者。

愿所有滨医学子: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医路芬芳。

院 已考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