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浪潮澎湃的教育新时代,我始终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诚,深耕教坛,铸魂育人,全身心投入学生的培养与成长工作。
一、教育新篇:新风向赋能,新趋势领航在这信息迅速变幻的时代,大学生群体散发着独特的时代气息。成长于信息浪潮中,他们思维活跃、个性独立,对新事物满怀好奇,创新和自主意识强烈。但学业、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相互交织,致使心理健康问题愈发突出。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革新了教育生态,海量资源拓宽教育边界,网络沉迷、信息过载等问题接踵而至。在医学教育领域,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水涨船高,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更看重综合素养、创新能力与职业道德。
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鞭策着教育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优化教育策略,为培育时代栋梁不懈奋斗。
二、从教故事:以爱为翼,托举学生梦想在时光长河的某一处,晓雨(化名),这位踏入大学校园不久的女孩,被重度抑郁症与重度焦虑症的阴霾所笼罩。彼时的她,成绩一落千丈,如一只受伤的孤雁,将自己封闭起来,抗拒着外界的一切。身为辅导员的我,在发现晓雨的异样后,心揪成了一团。我迅速将情况上报学院领导,又马不停蹄地联系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同时从班级、宿舍以及她的家人处,探寻导致她患病的蛛丝马迹。原来,高考的遗憾、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亲子间心灵沟通的缺失,如沉重的巨石,压垮了她内心的防线。
为助晓雨挣脱病魔束缚,我联动各方,精心编织起温暖的帮扶网络。与家长深入交流,让亲情暖阳重回她的世界;引导舍友悉心关怀,营造温馨氛围;和任课老师携手,为她的学业点亮明灯;推荐专业治疗,为她对抗病魔提供有力支撑;带她投身竞赛,转移注意力,唤醒内心活力,半年后,晓雨在山东省“互联网+”、“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多项省级赛事中斩获金奖,找回生活的希望。
时光不负有心人,晓雨逐渐摆脱了阴霾的纠缠,脸上也绽放出久违的笑容。她可以停药,重新拥抱正常的生活。
回顾这段旅程,爱与希望的种子破土而出,绽放出最美的花朵,每每忆起,我都热泪盈眶。
三、工作进阶:新思想启锚,新方法破浪搭建“三全育人”架构,全程赋能学生成长工作的漫漫征途上,我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引,串联起学院教师、行政人员与学生干部各方力量。搭建起协同育人的广阔平台,让育人合力如激流勇进般澎湃。
自学生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我便做他们成长路上的贴心引路人,陪伴其度过每一个阶段。大一新生对校园生活充满迷茫时,我以新生座谈会为钥匙,帮他们打开大学之门,找准前行方向。大二阶段,鼓励他们踊跃参与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激发无限潜能。大三面临实习就业,精心筹备就业指导讲座等活动,为他们的职业发展铺就道路。
我还致力于拓宽育人路径,以课堂教学为圆心,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为延展的半径,绘制出全面育人的蓝图。结合医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强化党建引领,以校(院)辅导员工作室为平台开设“红色放映厅”,以院(所)团学活动品牌“起航行动”为载体,开启“红色宣讲”。通过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借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点亮他们的精神灯塔,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为时代的栋梁之材。
借助新媒体手段,革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日常服务管理工作全过程,是辅导员教师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守职业规范职责所在。我以“红医初心”精神为核心,开展“青马班”,以网络新媒体为矩阵,融入大学生第二课堂。定期推送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的思政内容,创建了“青衿医志”“青春志愿行”“医本正经”“文医青年”多个公众号栏目,以生动形象的图文吸引学生目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与实效性。引导学生知校爱校荣校,把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学生心坎上,扎实做好学生成长路上思想成熟的“领航人”。
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呵护学生心灵家园鉴于心理健康对学生成长的深远影响,我积极打造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邀请心理专家开展讲座,助力学生筑牢心理防线。组织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营造温暖包容的班级环境,在互动中增进彼此理解。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重点对象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察觉心理问题的蛛丝马迹,实现早发现、早干预,为学生的心灵健康保驾护航。
四、总结与展望回顾教坛历程,我收获了累累硕果,见证一届届学生拔节成长。但我明白,新时代教育事业征途漫漫,挑战重重。未来,我将永葆育人初心,怀揣热忱、秉持严谨,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持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教学方法,提升专业素养,全方位增强育人能力,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