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通大学 - 《南通大学校报》

再寻生命的本真———重读《瓦尔登湖》

作者:周煜    
2025-04-16     浏览(6)     (0)

这篇文章是作者重读梭罗的《瓦尔登湖》后的感悟,作者从书中领悟到梭罗的生活观和自然观,强调要简朴生活、与大自然对话、活在当下,以平和、从容的姿态面对生活。

初读《瓦尔登湖》,还是二十年前的学生时期,导师极力推荐,但我并没有完全读懂,或者说并没有读下去。二十年后的蛇年春节,喧闹尽兴过后,我静静地翻开了这本书,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书页上,与书中描绘的自然景致相互交织,就这样我又走进了梭罗的世界。

梭罗(1817-1862),美国早期文坛巨匠,超经验主义哲学先驱。他于1845年春天,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边建起一座木屋,独自度过了26个月自耕自食的生活。书中,他对四季更迭的细腻描绘、对自然万物的真诚体察、对劳动收获的深刻探寻,简单朴实的文字,似涓涓细流,淌入我的心田,再度触发了我对生命本真的细细思考。

生命的真谛:回归简朴生活

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是梭罗精心设计的一场生命实验。他亲手建造小屋,做勘测、木工、种菜,自给自足,获取最基本的住所和食物,他号召人们生活要简朴,认为沉湎于物质享乐只会使人失去生活的真正意义,要把超过维持基本生活所必要的一切都当作“非生活”的东西加以“排除”,要人们仅仅去“吸收生活的精髓”。这种极简的生活方式,不是贫穷的无奈选择,而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唾弃。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人类生存所需的物质其实很少,多余的财富反而会成为生命的负担。

梭罗告诉我们,要学会为生命做减法,生活应该和大自然一样朴素,应该和大自然一样单纯。生活越简化,万物越澄明。放下对物质的过度执着,生活会变得更加富有。生命的真谛并非拥有更多,而是懂得满足,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中,发现生活的无限可能。

生命的力量:与大自然对话

在瓦尔登湖畔,梭罗远离尘嚣,独自观察、思考和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蚂蚁的战争、猫头鹰的夜鸣、湖面冰层的开裂,以及四季更迭、万物生长……这些看似平常的自然现象,在他笔下都成为了生命的隐喻,令人感受到自然界每一个细微变化背后蕴含的生命奥秘和宇宙真理。

梭罗提醒我们,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更是人类汲取智慧力量的源泉,是人类的朋友。要和自然和谐共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建立起一种平等、互利、共赢的关系。重新建立与自然的连接,是治愈人类心灵创伤和精神内耗的一剂良药。孤独不可怕,面对孤独,回归自然,和大自然对话,从大自然中寻找最甜蜜、最温柔、最纯洁、最鼓舞人心的朋友,用心感受生命的律动与宇宙的奥秘,聆听灵魂深处的内心独白,领悟超脱于物质束缚的精神境界,可以让我们拥有健康、安宁和满足,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和自由。

生命的永恒:努力活在当下

在瓦尔登湖畔,梭罗思考着生活的目的,他发出振聋发聩的提问:“我们为什么竟会这样匆忙地生活,这样浪费时间?”他说:“我并不想过那种并非生活的生活,因为生活是如此珍贵;我也不想听天由命,除非那是完全必要。我想深入地生活,把生活的一切精髓都汲取出来,顽强地生活……”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似乎总是在“赶时间”,却来不及深入思考。梭罗教导我们,要像学者和观察者那样,像好奇的旅客或哥伦布一样,经常去发现自己内心中的新大陆和新世界,打开思想的新渠道;要把握当下,像大自然一样,从容不迫地度过每一天,不要随意偏离轨道、随波逐流;要静下心来,面对实际情况,基于现实的基础,踏实地行走在前行路上,不被任何力量所阻挡;不管生活多么卑微,都要迎接这个生活,都要过这个生活。如果一个人充满自信地在他的梦想的方向上前进,并努力过着他所想象到的那种生活,那么他就会遇见意料不到的成功。

活在当下,是对生命永恒的触摸。当我们真正活在当下时,就能像梭罗一样,追求更加真实和有意义的生活,在平凡中发现诗意,在简单中品味人生,实现生命永恒的意义和价值。

重读《瓦尔登湖》,不仅是在阅读一部经典,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是在探寻一种可能的生活。在纷扰的世界中,让我们像梭罗一样,保持一颗静谧而深邃的心,学会倾听自然的声音,珍视简单的生活,以更平和、更从容的姿态,拥抱生活的每一刻,感恩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寻得一片宁静的精神栖息地。让我们放下手机,关掉电脑,静静地聆听窗外的风声,感受屋外的鸟语花香,触摸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感受到的那种生命的律动,像大自然一样充满生机与活力地面对生活的每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