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自己:
见字如晤。提笔写这封信时,窗外的暴雨肆虐,滚石般的雨珠一颗颗砸在活动板房的屋顶上,声响层层叠叠,像是无数枚钢针同时穿刺铁皮,又似千军万马在屋顶奔腾。喧嚣的声浪顺着缝隙钻进室内,将天地间的狂躁一并裹挟而来,仿佛在提醒我:工作十三载,光阴如梭,但肩上的责任从未减轻。作为一名物资设备岗位的基层工作者,我深知,廉洁不仅是职业底线,更是守护家庭幸福、人生尊严的基石。今日以家书自省,愿与未来的自己共勉。
这些年,在集团公司每年下发的反面腐败案例中,总是有着物资设备岗位人员的“事迹”。记得有一年通报了一名刚大学毕业的混凝土过磅人员,因“一包烟”“几百块”“购物卡”的蝇头小利,倾斜了原则的天平,最终造成项目上百万的利益损失,他个人也因此失去工作,并在档案上留下了黑色的一页。分析其根源,正是思想防线的松懈,才使他从一名家人引以为傲的大学生,变成了人人引以为戒的“反面案例”。廉洁从来不是“与己无关”的口号,而是思想上的“终身修行”。每当疲惫时,我会走进廉政教育基地,让警示案例的钟声在心头长鸣。唯有常怀敬畏,方能守住“第一次”,杜绝“下不为例”的侥幸。
物资设备岗位如履薄冰,手中握的是企业资产,更是项目的信任。对供应商的一点点放松就可能造成项目的经济损失,“羊毛出在羊身上”,供应商给的“好处”美其名曰“惯例”,最终都是由项目部“买单”。所谓“惯例”,往往是堕落的开端。正如违纪人员忏悔:“我以为接受宴请只是交际,却在推杯换盏中沦为围猎对象”。心中的底线一旦失守,就只能一点点被蚕食,最终作茧自缚。观照他人,警示自己,未来工作中,我将坚持“三不”原则—不单独接触供应商、不越权审批流程、不简化验收程序。严格执行“货比三家”“阳光采购”,让每一份合同、每一张发票经得起审计和良心的拷问。
过去总以为廉洁靠觉悟,如今才懂更需专业能力护航。物资设备管理工作日新月异,所使用的系统不断更新迭代,从14年之前只对项目负责,到现在数据为股份公司做支撑,这都要求物资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系统,保证填报数据正确、审批流程可查、业务覆盖全面、上级随时可查。去年参与集团系统培训时,讲师剖析的案例令我震撼:某物资人员因不熟悉新规,误将单一来源采购作为应急流程,导致企业利益损失。这警示我:知识盲区也可能成为廉洁隐患。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更应主动拓宽学习边界,避免因惰性选择“不求甚解”,杜绝因无知而越界的廉洁风险。
十三年前初入职场时,父亲曾叮嘱:“做人就要堂堂正正,挣的每一分钱都要干干净净”。如今我也成为人母,更懂这句话的分量。廉洁不仅是职业操守,更是给孩子最好的家风传承。我愿孩子永葆这份骄傲清澈如初。
未来的路还长,或许会有更复杂的考验。但请牢记: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愿你我永葆“竹影扫阶尘不动”的定力,在物资设备的岗位上,写下一生清白无悔的注脚。
作者单位:盾构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