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云南大学 - 《云南大学报》

田心社区的“民族团结幸福路”

2025-04-30     浏览(31)     (0)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田野调查小组走进平远镇田心社区调研,发现当地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和传承等情况。社区实施“拆墙透绿”工程,促进了各族群众团结友爱,一年一度的美食节成为文化盛宴,展现了民族团结精神。田野调查小组驻足于新建水坝前,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精神。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田野调查小组走进平远镇田心社区,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主线,对当地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和传承等情况进行调研。

平远镇田心社区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西部,是一方多民族交融的热土。在7633人的人口构成中,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占比超过八成。回、汉、壮、苗、彝五族同胞在这里和谐共处,共同谱写着民族团结的华章。

调查小组拜访了当地居委会,在居委会负责人的带领下,与当地居民深入交流,沿着被誉为“民族团结幸福路”的迎丰路,在科研实践中开展了一次特别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倾听当地各民族群众和睦相处、守望相助的故事,感受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群众团结奋斗,为这座小镇带来了巨大变化。如今的“民族团结幸福路”。“民族团结幸福路”来源于田心社区的“拆墙透绿”工程。从前,这里是一片高墙林立的封闭之地,各家各户之间灰色的墙壁不仅切割着空间,也在无形中阻隔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如今,经过“拆墙透绿”工程改造,昔日的高墙被拆除,那些冰冷的藩篱已然倒下,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的绿树,绿意盎然的庭院尽数开放,将街坊四邻紧密相连。迎丰路不仅连通了社区的脉络,更承载着民族团结的精神内核,故而被亲切地称作“民族团结幸福路”。这条路见证了无数次心与心的交流,成为田心社区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标志,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如今,一年一度的美食节已成为田心社区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节日当天,身着节日盛装的各族群众带着不同民族的美食在这里交汇融合,创造出一场独特的文化盛宴。美食节不仅是一次味觉的盛宴,更是一堂富有教育意义的民族团结课程,它促进了各族群众在互动中建立情感联系,共同维护着一个团结、友爱、和谐的社区家园。

黄昏时分,田野调查小组驻足于新建的水坝前。这座水坝不仅是当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见证,也是对水资源科学调度和对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的体现,展现了防灾与护田并重、保护与发展并行的实践精神,成为人与自然相互依托、和谐共生的象征。

在民族学视野下,多元民族之间的互动与融汇,既体现在传统节庆、手工技艺等文化形式的传承与创新之中,也蕴含于日常交往的衣食住行之中。在田心社区,回、汉、壮、苗、彝五族携手共建家园,各族群众尊重差异、平等交流、互帮互学、互利共赢,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