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农业大学 - 《山东农大报》

科技助农践初心 青春耕耘绘乡野 学生科技专员 林鹏瑜

作者:林鹏瑜    
2025-05-14     浏览(25)     (0)

乡村振兴驿站科技专员在田野间推广乡村振兴驿站APP,收集调研数据,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问题。通过努力,成功收集了涵盖农业生产规模、种植养殖品种、市场需求和技术需求等多方面的数据,并成功推广APP。农民们对APP的功能赞不绝口,对新技术充满期待。乡村振兴的道路充满了希望。

在乡村振兴的广阔画卷中,科技专员如同播种者,将希望的种子播撒在田野间,用科技的力量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作为一名乡村振兴驿站的科技专员,我怀揣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责任,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征程。2025年1月20日,我带着对农业现代化的热忱与期待,走进了驿站所在村,开启了这一天的调研与推广工作。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任务,更是我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的使命所在。

脚步丈量热土 数据承载希望

清晨,我踏着晨光,早早地来到了驿站所在村。这一天,我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乡村振兴驿站的调研数据收集与APP推广工作。乡村的田野间,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农民的辛勤与希望,而我,便是那名带着科技与关怀走进这片土地的专员。

上午,我全身心投入到寒假补充调研数据的收集工作中。我逐一拜访了当地的行政村、家庭农场和涉农企业,耐心地向每一位调研对象讲解调研APP的使用方法。从注册账号到填写信息,从注意事项到强调数据的真实性,我细致入微,不敢有丝毫懈怠。为了让操作更加直观,我还精心准备了图文并茂的操作手册,手把手地指导那些不太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农民朋友。

在与农民朋友们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农业生产的热爱与执着,也听到了他们在生产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一位年迈的农民拉着我的手说:“孩子,我们种了一辈子地,可还是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那一刻,我深知,这些数据不仅是冰冷的数字,更是农民们对更好生活的渴望。我耐心地记录下他们的需求,心中默默发誓,一定要为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智慧点亮田野 创新激活动能

午后,我将工作重心转向乡村振兴驿站APP的推广。我再次与上午走访的村民、行政村主要负责人以及家庭农场主们围坐在一起,详细介绍了APP的丰富功能。“推资讯”“随时问”“学农技”“找资金”,每一个模块都蕴含着助力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我现场演示操作流程,结合当地实际,讲述如何通过APP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推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部分村民对APP的安全性心存疑虑,担心个人信息泄露;还有些人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较低,认为传统生产方式已足够。面对这些问题,我没有丝毫退缩。我耐心地向他们解释APP的隐私保护政策,展示官方认证信息;我分享成功案例,讲述通过APP学习新技术后产量大幅提升的农户故事。村民们逐渐被打动,眼神中流露出对新技术的好奇与期待。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科技在乡村田野间绽放的希望之光。我设立奖励机制,鼓励村民们积极投稿分享经验,希望用他们的故事激励更多人。当看到村民们成功注册APP并开始使用时,我的心中满是欣慰。我知道,这不仅是APP的推广,更是科技与希望在乡村的播种。

沃土孕育成长 初心浇灌未来

经过一整天的辛勤工作,我收获满满。1个行政村、100个农户和3家涉农企业的数据信息被成功采集,这些涵盖了农业生产规模、种植养殖品种、市场需求和技术需求等多方面的数据,为后续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驿站所在村有55名村民和12名行政村主要负责人成功注册并开始使用APP,他们对APP的功能赞不绝口,尤其是“学农技”模块,让许多村民学到了实用的农业技术。

此外,我还收到了24条村民的投稿,内容涉及农业生产经验分享和问题咨询。这些投稿不仅丰富了APP的内容,更为其他用户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看着这些成果,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我知道,这不仅仅是数据和数字的胜利,更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坚实一步。

返程时路过村口的示范田,冬小麦正在积雪下悄然生长。作为从高唐县走出来的农科学子,我比任何人都懂得这片土地孕育的希望。乡村振兴驿站墙上的标语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在夕阳中熠熠生辉,那抹金红恰似我们农大青年炙热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