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工业大学报》

心光·启航

向阳花开,青春竞放

作者:本报学生记者  林婧滢    
2025-04-30     浏览(53)     (0)

心理知识竞赛决赛在屏峰校区健行楼报告厅举行。比赛让选手们展示了在团队挑战中的协作温度和面对压力的沉稳心性。选手周泓诺在比赛中不仅传递了心理知识,还获得了演讲模块小组第一的好成绩。比赛还让学校了解青年学生对心理韧性的独到见解。

编者按

青春如朝日,我们以阳光为谱,以奋斗为弦,奏响最动人的乐章。当高雅音乐剧《窗口的星》走进校园,艺术的种子在年轻的心田悄然生长;在三项思想政治工作项目入选省级名单的喜讯中,感受红色信仰的力量;在“向阳杯”心理知识竞赛决赛的舞台上见证理性与温情的交融;杭州市优秀模拟政协提案作品的荣誉,彰显了青年胸怀家国的担当。愿我们都能以健康之心、赤诚之志、丰盈之魂,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向光而行。

四月暖阳照耀,向阳花昂首绽放。4月14日下午,第三届“向阳杯”心理知识竞赛决赛在屏峰校区健行楼报告厅正式拉下帷幕。本次向阳杯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流程,决赛又分为“心理韧劲”与时事热点背后的心理学两个模块的主题演讲。在本次比赛中,人文学院与教育学院荣获优秀奖,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荣获三等奖,药学院荣获二等奖,土木工程学院荣获一等奖。每位选手都在比赛过程中呈现出了精彩的表现,展现出青年人在团队挑战中的协作温度,以及面对压力的沉稳心性。

来自绿色制药专业的周泓诺同学在本次比赛中,与队友协作共处,助力药学院拿下了优异的成绩。他在高三时曾深陷强迫思维,这段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经历让他对心理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会发现通过心理知识可以让我变得更加自洽,可以让我更加张扬和自信,以及爱自己。”他在大学期间担任心理委员一职,而本次向阳杯的活动,正是助力他从一个心理疗愈的接收者,成为一位心理知识的传递者。“将曾经获得的心理知识通过另一种方式传播出去,当我成为光源,将光洒出去的时候,我期待那些正在经历人生低谷的人能够找到一点方向感和慰藉。”周泓诺说。

抱着这样的热情,周泓诺凭借自己出众的英语演讲能力与辩论课上学到的知识,将观众分析、仪态展示、场景模拟等知识融会贯通,成功取得了演讲模块小组第一的好成绩。同时他也期待能够通过这次演讲将知识的输出做到更加真实有效,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心理知识,真正发挥出心理质询的功效与实质。“只有当一个人心理健康以后,他才有更多的可能去探索自己的潜能,他足够爱自己以后,才会更加愿意去相信自己能做到一些事情,内核稳定的人,才能为自己而活。”

人文学院的小组队员由中文专业赵夏宁、播音专业的付一冉以及中文专业研究生游嘉敏组成。三个互不相识的人通过比赛连结到了一起,分工合作,发挥各自领域的专长,取得优秀成绩的同时建立起了深厚的联系。在决赛中,主要负责PPT制作的赵夏宁同学坦言,第一次参加演讲类的比赛给他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是队友之间相互配合鼓劲,大大缓解了他的焦虑。除此之外,这此比赛也锻炼了他临场发挥能力。“这场比赛对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心理案例分析,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受的投入进去,这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也锻炼了自己表达的勇气。”

“尤其是读研以来,在自我认知、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对心理这方面的兴趣逐渐加深”,游嘉敏讲述自己的经历。她通过研究关于“亲密关系的沟通”这一课题,成功在初赛中脱颖而出,入围复赛。在决赛,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讲述心理韧性。同样是班级心理委员的付一冉则主攻演讲的第二模块,结合时事热点以及相关的电影剧情,探索大女主养成背后的心理成因和社会规律。付一冉回忆起他们的准备过程,“团队配合中有人带头牵动大家的积极性,通过及时汇报进度、整理内容,大家能做到齐心协力。”团队的比赛形式,编织了队员间细腻的精神纽带。

心理知识竞赛让学生们对于心理韧性的独到见解可以展示出来,学校通过这些见解助力青年实现心灵的成长。在这样一种多元的竞赛模式下,知识的火花得以点亮青年学生的认知盲区,让青年在思辨中触摸心理世界的广袤。临场的挑战能够淬炼面对压力的坚韧心性,团队协作能让青春在共情与互助中折射出温暖的光芒。

向阳花自开,坚韧心自成。当青年以心理为镜审视自我,以竞赛为帆驶向远方时,这些心理的审视与共情都将化为生命厚度的拓展,为青春注入能量。愿所有青年都能如向阳花一般,在心灵的碰撞中觉醒,让青春在赋能中绽放出更通透、更坚韧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