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高石)日前,由采油工艺研究院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页岩油井密闭取样装置,在歧口6号平台顺利完成技术验证试验,整体效果达到预期目标。该装置的成功应用,标志井口密闭取样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有效解决页岩油井现场气样采集难的瓶颈,助力页岩油产出液集输与处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传统取样方式受页岩油井套管气压力大、井口无气压分离装置等客观因素影响,且仅依靠简单阀门控制,在井口直接放空取样易造成油气气液平衡状态破坏,导致气体组分逸散率超过30%,无法获取地层原位气体,干扰油气藏分析的准确性。该技术打破传统取样技术瓶颈,将油井密闭取样装置通过全流程闭环控制,实现从“粗放取样”到“精准分析”的技术跃升,尤其在页岩油、致密气等复杂油气藏测试化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该院科研人员通过创新设计气液联动活塞系统与全密闭循环架构,集成电加热装置与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实现全流程密闭化、气液出口区别化,有效解决传统取样过程中油气样本失真难题,保证采集的油气样本最大限度保留原始物理化学性质,为实验室精准分析提供“原汁原味”的油气组分数据。同时,在设备上安装的压力表与安全阀兼具安全性,也从源头杜绝有害气体泄漏风险。
该院科研人员将在试验版装置的基础上持续优化,并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相关技术落实落地和发明专利的申请,为油田公司提质增效贡献强劲技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