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清晨,阳光穿透薄雾,为宁静的校园披上一层金色的纱衣。“五彩团光”志愿团队的成员们陆续在指定地点集合,他们身着统一的志愿者服装,衣服上醒目的标志在晨光下熠熠生辉。尽管有人还带着清晨未消的困意,打着哈欠、揉着惺忪睡眼,但很快就被同伴们的欢声笑语所感染,精神抖擞地迈向各自的服务岗位。这支志愿团队始终坚守“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青春的力量,他们就是来自旅游学院的“五彩团光”优秀志愿队。
与志愿同行 伴成长共进
时代浪潮滚滚向前,雷锋精神却永远闪耀着光芒。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一代代青年志愿者前赴后继,用热血与汗水铸就了今日青年志愿队伍的荣耀,志愿服务也成为他们成长的催化剂。每逢公休日和周末,“五彩团光”志愿队的同学们就会身着五彩斑斓的志愿服,穿梭于校园、屯溪老街以及横江社区。那缤纷的志愿服,恰似青年志愿者们心中绚烂的梦想,他们以色彩为笔、行动为墨,绘就出一幅幅温暖社会的青春画卷。
“青之光”负责人、22级烹饪与教育专业的舒淇,每次前往横江社区时,手中总会拿着为孩子们准备的小奖品。孩子们一看到她,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欢呼着向她奔来,而她也总是热情地张开双臂迎接孩子们。记不清这是舒淇第几次来到横江社区陪伴留守儿童了。起初,这里有个别孩子比较内向,见到她就跑回家躲进房间,无论她怎么敲门都没有回应,这让舒淇很是苦恼。于是,她决定改变交流方式,不再从家庭话题入手,而是寻找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切入点。这一改变让交流变得轻松起来,原本抗拒交流的孩子们逐渐放下防备,愿意和她聊天玩耍。从那以后,舒淇与孩子们的相处越来越融洽,她也赢得了众多家长的认可,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家庭积极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加入志愿团队三年,舒淇感慨地说:“这些志愿服务活动,极大地提升了我的沟通、组织策划和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在帮助横江社区居民的过程中,舒淇深刻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意义,个人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快速成长。
行动赋能 收获满心愉悦
志愿行动,就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照亮他人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的心灵。“我们在为游客讲解的时候总能遇到许多有趣的事情,所以也不会觉得枯燥。”23级酒店管理专业的文博笑着分享道。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讲解经历,是遇到了一位不会说普通话的大姐。大姐讲着方言,文博既听不懂,也分辨不出是哪里的方言,好在大姐能听懂普通话。讲解途中,大姐突然想上厕所,便向文博询问厕所的位置,可文博却听成了餐厅的位置。大姐皱着眉头,连忙摆手,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焦急地重复着。文博看着大姐的动作,努力猜测,一连说了三个答案都是错的,直到第四次才终于猜对。反应过来的文博脸上绽放出开心的笑容,赶忙为大姐指路。之后每次回想起这件事,文博都会忍不住笑出声。虽然那次经历有些尴尬,但也给他带来了许多欢乐。
23级酒店管理专业的刘乙菲负责图书馆的书籍整理工作。她说道:“在整理书籍的过程中,有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看到原本杂乱无章的书本被按顺序整理得井井有条,书架变得整齐有序,内心就充满了满足和自豪。而且,整理书籍需要耐心和细心,在这个过程中,能让人暂时远离外界的喧嚣,沉浸在内心的平静与专注之中。有时候,还会遇到一些感兴趣的书籍,激发阅读兴趣,学到新知识。”刘乙菲坚信,每一次志愿活动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收获,既能给他人带去温暖,志愿者自己也能在活动中体会到快乐,感受到活动的魅力。
同心共筑 聚力前行
“五彩团光”志愿队由五个部门组成,分别以“赤”“橙”“黄”“绿”“青”五种颜色代表,每个部门都独具特色,分开时各自发光发热,汇聚在一起又能爆发出强大的力量。谈及团队,“赤之光”负责人、23级旅游管理专业的王慧杰脸上满是笑容:“我们团队的氛围特别融洽,大家志同道合,相互支持。”在他看来,团队成员在一次次的志愿活动中,不仅帮助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还让团队的凝聚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为推动整个志愿团队更好地发展,各部门都制定了长远的发展目标。“橙之光”负责人、23级酒店管理专业对口的杨丽娜表示,她们部门的长期目标是与黄山景区志愿队开展联动,策划“从校园到黄山”的志愿服务活动,以此扩大整个团队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活动中来。旅游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用志愿服务挥洒青春汗水,在行动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青春篇章。
融媒体中心记者:方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