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周报》

“校三标”孔佑樨——让世界看见中国的美

2025-04-07     浏览(49)     (0)

本文介绍了华科大记者团王颂佳的故事,她热爱传统文化,致力于通过镜头和文字让世界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与力量。她通过参加比赛深入基层,探寻政策在百姓生活中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鲜活模样,为传播中国故事做出贡献。孔佑樨还积极探索创新传播方式,努力让中国故事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她希望在数据分析中瞄准、挖掘更具国际传播力的文化基因,用镜头捕捉海外人士的多元声音和传递他们的真诚感情。实践给了她更多的经历与经验,让她在实践中探索和不断前进。

(记者团 王颂佳)“我希望通过镜头和文字,让世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与力量。”她因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踏上新闻学习和实践之路,矢志要让世界看见中国的美。她就是我校本科生最高荣誉“校三好学生标兵”获奖者、新闻学院2021级本科生孔佑樨。


赛课双驱,行学交融臻术理

来到华科大后,孔佑樨连续 3 年在专业加权排名中稳居榜首,获评本科生特优生。精进理论知识后,她又把目光投向更具挑战性的竞赛上。“我认为参加比赛是以行见学的过程,既能把知识运用在实际中,也能从实践中学到新知识。”

在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中,孔佑樨将目光牢牢锁定在湖北蕲春的艾草产业发展上。她深知,若仅从政策角度解读这一产业,无疑只是冰山一角,难以收获较好的传播效果。于是,孔佑樨深入基层,探寻政策在百姓生活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鲜活模样。

那段时间,孔佑樨穿梭于田间地头,深入采访艾草种植户,在郁郁葱葱的艾草田边,听他们讲述从最初接触艾草种植的懵懂,到在政策扶持下逐渐掌握科学种植方法,再到自家农田变成致富宝地的点滴故事。她走进艾草加工企业,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见证艾草在现代工艺的雕琢下,摇身变为备受市场青睐的各类产品,以及企业在政策引导下不断创新、拓展市场的奋斗历程。

孔佑樨用镜头语言生动描绘出一幅艾草产业蓬勃发展的画卷,将企业与产业发展的故事娓娓道来。“我想,这项工作并不局限于对蕲春艾草产业的记录,更应该真实展现中国故事在基层的生动演绎,让观众真切感受到政策的温度与力量在百姓生活中流淌。”


行中悟梦,笃志奋楫更向前

“我们要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地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大二暑假参与讲好长江边的非遗故事项目,到大三的TPIS国际学生中文辅导项目,再到大实习,孔佑樨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明确了自己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兴趣和方向。她积极探索创新传播方式,尝试将影像、游戏、数字化等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努力让中国故事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2024 年 4 月到 7 月,孔佑樨前往武汉国际传播中心进行专业实习。一个偶然的机会,拉美使节团访汉活动的报道任务落在了她的肩头。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穿梭其中,气氛热烈而友好。

面对乌拉圭驻华大使卢格里斯时,孔佑樨鼓起勇气,有条不紊地介绍起汉秀展品。在互动中,孔佑樨惊喜地了解到,原来在遥远的拉美,有许多年轻人被中国文化深深吸引。或沉醉于中国音乐的独特旋律,或痴迷于中国书法的横竖撇捺,他们带着这份炽热的喜爱,踏上前往中国的求学之路,只为更深入地接触和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孔佑樨静静聆听着这些故事,内心泛起层层涟漪。她回忆说,那一刻,自己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国际传播的独特魅力所在。“在我亲历了不同文化相互碰撞时擦出的火花,感受了它们交融时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后,我更加明晰了自己作为传播者的使命。”

回校后,孔佑樨开始在数据分析中瞄准、挖掘更具国际传播力的文化基因。她践行初心,用近 40 余篇报道描绘在华海外人士的关注与热爱,用镜头捕捉他们的笑脸与感动,用话筒记录他们的多元声音,传递他们的真诚感情。

“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实践给了孔佑樨更多的经历与经验,给了她向外迈出步伐的机会,让她在实践中探索和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