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吴梦妮)3 月 6 日,第 2548 期人文讲座在东九楼D107举行。四川大学文科讲习教授,中南民族大学教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中国词学研究会长,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中国词学领军人物王兆鹏教授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诗词元宇宙的想象与生成”的精彩讲座。讲座聚焦元宇宙技术与古典诗词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虚实交互的数字场景重构,探索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传承路径。
王兆鹏以现代虚拟仿真技术为切入点,阐释了元宇宙的定义——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与现实世界映射或超越现实的虚拟世界。他指出,相较于传统虚拟仿真的单向观察,诗词元宇宙能够通过语言处理与动作捕捉,构建跨越千年的诗意对话场域,实现读者对诗词画面视听融合、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使古今文明在虚实交错中自由流转。
针对“如何构建诗词元宇宙”的核心命题,王兆鹏提出将诗意的语言拆解为具有镜头感的脚本,通过想象、组织、配合来还原情境,实现诗词的动态重构。王兆鹏还着重强调了在人工智能文生图创作中需注意的运行指令适配性与选择性问题。
王兆鹏分享了他正在推进的诗词元宇宙项目,并以数字化作品《望庐山瀑布》为例,呈现了古典诗词数字化传承的创新成果。他表示,此类实践兼具长效性和协同性,具有显著的技术赋能效应,能够启发想象,再现古典诗歌独特的审美魅力。
互动环节,王兆鹏指出,尽管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协助生成符合美感的可视化内容,但其对于诗歌意境与内核的把握仍然需要人文素养的支撑,需要传达出主体对人生社会的真正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