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丹霓,2023级会计学院本科生,校青协媒体部副部长,曾前往嘟嘟城体验馆、云涛社区老年图书馆等地参加志愿活动,参加2024杭州马拉松、浙财50周年校庆等活动的志愿服务,在大二学年累计志愿小时数超过80小时,获评我校“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傅丹霓的志愿之旅,始于对社会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关怀。当被问到是什么促使她踏上志愿服务之路时,傅丹霓微笑着说:“回馈社会是一种责任,我希望通过志愿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推动社会进步。”自小在父母的讲述下,她就深受雷锋事迹的感染,雷锋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烙印在傅丹霓的心中。
“上高中时,第一次参加志愿活动是与同学们一起前往当地的敬老院探望老人,为他们带去温暖与帮助。”那种温馨而又美好的氛围触动了傅丹霓的心弦,老人们和蔼的笑容与真诚的感谢也使她的内心泛起波澜。“我深知,青年作为时代的先锋,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的重任。”带着这样的信念,傅丹霓在大一加入了校青协的媒体部,正式踏上了充满爱与奉献的道路,将自己的青春力量融入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
傅丹霓参加过许多志愿活动,印象最深的是杭州马拉松的志愿服务活动。那天志愿者们四点就需要在校门集合。早起本该是痛苦的,但傅丹霓感到特别的兴奋,完全没有困意。“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看着参赛者们一个个咬牙坚持,奔向终点,由衷地感叹他们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精神。”她说道。虽然天还未亮就出发,天黑才下岗返回学校,但傅丹霓觉得在志愿服务中的所见所得足以治愈她一日的疲惫,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常常激励着她,给予她向前奋进的力量。
当然,她的志愿服务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沟通障碍就是她丰富的志愿经历中所遇到的一大难题。面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甚至有着不同语言的参赛者时,交流就变得异常艰难。“虽然有时存在语言差异,但我并不会让沟通成为志愿服务上的绊脚石。”傅丹霓用功学习口语,做到能与外国友人用英语交流,这极大提高了她在志愿服务时的效率与质量。
傅丹霓认为参加志愿活动让她受益颇多:志愿服务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让她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帮助她提升沟通、团队协作与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她的责任感和同理心。志愿服务的核心在于无私奉献和助人为乐的精神。通过亲身参与社会服务,傅丹霓能更深刻地理解社会问题,并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公共事务。
傅丹霓的这些志愿经历,不仅仅是简单的付出,更是对雷锋精神的生动诠释。“雷锋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通过志愿服务、职业精神、公益行动等多种形式得以传承和发扬。在志愿服务中践行雷锋精神,不仅是对传统的致敬,更是对美好社会的积极贡献。”傅丹霓以雷锋为榜样,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散发自己的光与热。作为校青协媒体部副部长,傅丹霓还强调:弘扬雷锋精神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她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能够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形成全社会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傅丹霓用自己的青春践行着雷锋精神,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志愿华章。在未来,她将继续坚定地走在这条充满爱与奉献的道路上,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