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浙江财经大学 - 《浙江财经大学报》

阮歆越:让爱与温暖在这个世界循环

作者:顾敏轩    
2025-03-30     浏览(78)     (0)

阮歆越作为志愿者,参与校园和社会服务,在多次志愿活动中受益。她表示主动性和体力是志愿者基本素质,参加志愿活动能够让她认识到人生的多种可能性。她也鼓励那些对志愿活动感兴趣的人,勇敢迈出第一步。


阮歆越,2023级会计学院财会专业学生,校青协阳光活动部副部长,部门曾荣获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的称号。在大学期间,她积极参与各式各样志愿活动,参与活动次数总计14次,总志愿时长达184个小时,为我校校园建设和社会服务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谈及初次参与的志愿活动,她表示是学校组织的去养老院给老人送温暖的活动。“当时有一位老奶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有些懒,于是我们一群小朋友一起拉着她去参加游戏”,她笑着回忆道,“我们还问那位奶奶有什么想要的,她说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考上清华北大。”尽管儿时的记忆早已模糊不清,但在那次活动中,同伴的欢声笑语和老人的淳朴善意,以及传递温暖、给予帮助时内心的无言感动,为她此后致力于志愿服务活动埋下伏笔。

从首次参与志愿时的生疏,到如今能够处理志愿活动中大小突发事件的熟练,阮歆越在志愿活动中不断成长,却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参加大型的志愿活动是一件非常耗费时间和经历的事情,经常需要我们早上天不亮就准备出发,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才结束。”长时间枯燥单一的工作无疑会让人心生厌弃,阮歆越也遇到过这样的心理困境。但当时的团队负责人总是充满活力与朝气的模样触动了她。负责人不仅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还为疲惫的志愿者们加油打气。正是志愿路上同行者昂扬的热情坚定了她继续前进的意志。

志愿活动并不轻松,需要志愿者拥有一定的素质。她认为,具备一定的主动性和体力是志愿者最基本的个人素质。“在志愿活动中,我们的具体任务更多是充当后备力量。如果活动现场有什么需要,我们就顶替上去。”与此同时,拥有稳定的情绪在担任志愿者时也是十分重要的。虽然在活动开始前所有工作人员都会接受一定的培训,但当去到陌生的场地,且不清楚场地布局和活动流程细节的情况下,大家难免会感到急躁不安,“一个志愿者如果情绪不能保持稳定,不仅自己不好受,甚至会给他人带来困扰。”

“去年杭州马拉松比赛的志愿活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一百多人组成的团队遍布整个马拉松赛道,为各位参赛选手及时提供必需且舒适的服务。其中,一部分志愿者负责给参赛者发放汗巾并搀扶精疲力尽的完赛者,另一部分则承担场外各个通道的疏导工作,防止意外的发生。”阮歆越跟随物资发放组,在终点处摊位迎接每位完赛的人,并向他们送上香蕉、水等补充能量的物资。看着参赛者疲惫而坚韧的身影,这一刻她感受到志愿的意义。“能够在他们筋疲力尽的时候,给他们提供帮助、送上祝福、分享喜悦,这让我十分感动,也在我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诸如此类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她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见识不同的生活状态,认识到人生走向的多种可能性。

“不要把它看成一个活动或一项任务,而是像我一样,在志愿中去重新看世界。”谈及为对志愿活动感兴趣却迟迟不敢迈出第一步的人提一些建议,她如是说道。“人非草木,每个人都会有脆弱的时候。我希望能够让这个世界上的爱和帮助成为一个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