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杨志达)“工厂坚决贯彻执行‘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通过科学从严、精细管理等措施,完成炼油综合损失率0.28%,同比降低0.01个百分点,创历史最好水平。”在炼油厂经济活动分析会上,生产运行室主任刘德伟通报。
炼油综合损失率是炼化企业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反映了企业原油加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对企业经济效益影响很大。该厂持续开展节能降耗和装置运行瓶颈攻关,通过加强各类危险作业和重要生产操作管理,严格执行冬季生产方案,细化落实冬季各项防冻措施,实现了各装置连续高效运行,为降低炼油综合损失率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厂成立由班子成员牵头的攻关小组,进一步明确降低炼油综合损失率工作思路,要求每套装置一点一滴回收、一丝一毫排查,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发生。通过排查和消灭装置异常排放火炬、科学组织气柜压缩机检修等工作,实现火炬气全部回收。2月份,累计排放火炬环比下降72%;回炼污油7033吨,污油罐存降至14000吨以下,实现计划目标。
该厂深挖全产业链降本增效潜力,合理摆布罐存运行,努力实现原油低罐存运行状态。截至目前,原油运行储罐降至35%。科学研判、克服困难,先后停运4台原油储罐,最大限度降低罐区蒸汽消耗,实现了成本费用硬下降。
图为炼油厂员工采取勤调、细调、微调等办法,最大限度降低原油加工过程中的损失。
杨志达/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