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曲阜师范大学 - 《曲阜师大报》

东北大学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5-03-31     浏览(6)     (0)

该文章描述了组织优化支撑行业产业发展的举措,包括组建研发队伍、组织化开展校企对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等方面。通过科技研发成果应用、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和创新平台建设等举措,为辽沈发展需求、东北全面振兴、中国式现代化服务。在信息领域自主研制优化决策与控制一体化工业智能理论与系统,实现智能化转型标杆。在高端材料领域解决共性难题,实现国产化自主生产。





  组织优化,支撑行业产业发展。一是体系化推进技术研发。组建“科学家+工程师”研发队伍,围绕钢铁制造全流程,建立由院士、知名教授领衔,青年骨干教师、研究员为主体,覆盖力学、矿业、冶金、材料等十余个学科的工程科技研发队伍,相关科技成果成功应用于国产大飞机、港珠澳大桥、8万吨模锻压力机和白鹤滩水电站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围绕新型工业化战略急需,加强不同学科间系统性联动,构建整体工业解决方案,凝练矿山高效安全开采、特殊钢冶炼、低碳冶金、高效连铸等系统工艺体系,形成选矿一体化工艺设备、超快冷热轧线等多个自主装备产品,打造一批“技术研发—装备集成—场景应用”工程示范,多项关键技术和成果在宝武、鞍钢、河钢等钢铁企业转化应用。二是组织化开展校企对接。围绕钢铁行业转型发展战略需求,组建涵盖材料、冶金、机械等学科的有组织科研队伍,与200余家钢铁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出版“钢铁工业协同创新关键共性技术丛书”,完善关键共性技术理论体系,加快钢铁行业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发挥企业出题人、阅卷人作用,积极开展与国内顶尖企业深度合作,共建“鞍钢东大先进材料工程研究院”“绿色智能化钢铁技术联合创新中心”“钢铁全流程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等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和创新平台30余个,实现钢铁材料、工艺、装备等关键领域和钢铁、有色等关键行业科技成果定向研发、定向转化。
  使命驱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一是聚焦辽沈发展需求,服务东北全面振兴。成立合作发展委员会(服务东北全面振兴委员会),积极推进《东北大学对外合作发展和服务东北全面振兴工作规划(2024—2026)》,开展面向政府、企业、高校院所的15项重点行动,与沈阳市等地方政府、华为等头部企业、山东大学等高校院所签署合作协议107项,构建立足辽沈、服务东北、辐射全国的合作发展大格局。围绕“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战略,聚焦辽宁万亿级产业基地建设需求,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设施”及“沈阳东北大学创新港”建设,打造前沿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一体化实验区;服务沈阳装备制造业发展,加快“工业智能与系统优化国家级前沿科学中心”建设,以工业智能技术赋能重点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与重点企业联合研制采掘装备等专用设备,联合开发IC装备真空干泵技术、发动机减振运维等前沿技术,以东大科技创新推动辽沈产业创新。二是发挥学科特色优势,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在信息领域,自主研制优化决策与控制一体化工业智能理论与系统,实现选煤、选矿、电熔镁砂等生产线无人值守,搭载世界首套工控型生成式AI大模型的产线投入生产,树立钢铁行业“人工智能+”转型标杆。在高端材料领域,解决高端模具钢存在的夹杂物超标和带状偏析严重等共性难题,基于冶金工艺的非晶纳米化技术,填补我国磁性纳米材料生产空白,实现高温自润滑轴承/衬套国产化自主生产。
  在战略性矿产开采领域,解决金属矿深部安全高效原位连续开采等难题,与矿业企业联合攻关深部工程、镍冶炼工艺技术,维护镍钴等战略资源安全,促进行业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