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 - 《曲阜师大报》
江南大学以教育数字化赋能
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为强化数字化教学改革,教育部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制定教育数字化转型方案、加强数字化课程建设、优化数字化专业结构,升级信息基础设施,开展互动信息系统建设等。通过一系列数字化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强化数字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制定教育数字化转型方案。研制“1+2+X”教育数字化转型方案,“1”即探索智慧教育的一种模式,“2”即打造“智鼋”
网络学习平台、智慧交互式未来教室两类载体,“X”即开展数字课程、虚拟仿真、数字培训、数字评价等多元行动,打造以资源为支撑、课程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网络学习空间。二是加强数字化课程建设。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引领,拓展线上资源在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应用,升级慕课学习平台、在线考试系统等,有序开展数字化课程群、数字化教材等教学资源建设专项改革,各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不少于5门,学校以教改立项形式建设 《营养生理学》《信息可视化设计》等以信息技术支撑的新形态教材8部,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3门。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数字化建设,食品科学与工程等15个课程思政示范专业、《产品创新设计与实践》等16门课程上线新华网“新华思政”平台。三是优化数字化专业结构。
推动数字化融入“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项目建设,以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为抓手,加快建设“智能+”“低碳+”等新兴学科专业,新增合成生物学、电子封装技术、智能制造工程等10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四新”项目23项。开展工科类专业数字化改革,以物联网、5G、数字孪生等技术推动传统工科专业转型升级,赋能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强化数字化技术支撑,拓展人才培养场景。一是升级信息基础设施。制定信息基础设施5年建设计划,以“六个一”为目标,即,更新一张校园网络、强化一个数据中心、建好一个数据共享平台、整合一个校园门户、形成一套数据标准、完善一套建设运营机制,构建技术创新与教学改革耦合发展的新环境。开展3.2万个信息点的校园有线网络大规模升级,实现Wi-Fi6校园无线网络入室全覆盖,推动5G校园双域专网落地,建成一批课堂与实验室(工业现场)联动、线上与线下一体教学的新型多功能智慧教室,实现学校424间公共教室智慧化全覆盖。
二是建设互动信息系统。加强课堂教学互动支持系统“江南智教云”建设,建立数字题库、在线评分、考试数据分析等系统,实现课堂签到、课堂测验、课堂评教等功能。打造在线巡课与常态化录播系统,为开展教学评价、教学回看等提供支撑,现已录制课程逾1500门、录播素材逾200TB。三是开展虚拟教研活动。制定数字化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探索建立伴随式学科教研、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和校际联合教研等机制,联合南京理工大学、东华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通大学等高校建设虚拟教研室,不断提升教师利用数智技术开展教研的能力,已获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3个。(来源:教育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