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求学师大到入职师大,在西北师大的校园里,在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岁月匆匆,我已经走过了18年的光阴。
今天,我想从传媒学院的608办公室说起。在云衢楼闪烁的灯火中,608只是其中微微的一盏。而这里,却是我坚守和执着了多年的岗位——学院办公室,同时,我还担任班主任,也承担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觉得首先要做到爱岗敬业。在很多人的眼中,院办是这样的角色:政策文件下达的周转站,内外沟通的交流处,还有师生服务的中转枢纽、办公用品的“订购平台”、甚至于抱怨发火的“情绪垃圾桶”……在各种文件里抠字眼、在各场会议中做服务,在一张张表格文档里调间距,在一沓沓的发票报销中耗心神……这些繁复而又平凡的日常,就是我工作的每一天。608不仅是一间小小的办公室,它是我职业生涯的舞台,是我与同事们并肩作战的阵地,也是我作为西北师大人的归属所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堂上,当我立足于三尺讲台,看着面对未来迷茫困惑的他们,我好像瞬间明白了要传什么道,无非是安身立命之道。
于是,我帮助学生制定大学期间的个人学习规划,为他们解答各自的问题与困惑。我们一起用未来的眼光审视当下的自己,用发展的眼光分析传媒行业,思考进入职场的准备工作与发展计划。当学期结束后,看到同学们在评教结果中对我的肯定时,我内心的自豪感悄然而起,同学们的认可让我深深地意识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班主任,面对初入大学校园的他们,还有着紧张、焦虑、怯生的情绪时,我就通过召开班会、深入宿舍、组织团建等方式,让他们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同时我也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学习、生活中的挑战。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呼我“邢妈妈”。
今天站在这里,我感谢师大,让我成为其中的一员,我感谢讲台,重塑了我,我感谢学生,让我们教学相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师大校园里有着许许多多值得我学习的榜样,他们是年过八旬仍在教育一线、有理想信念的赵逵夫先生,他们是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胡德海先生,他们是把文章写在大地上、有道德情操的你们,他们就像奔腾不息的黄河之水,兢兢业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在这些优秀前辈的指引下,在教育家精神的感召下,我愿努力成为“四有”教师,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我也愿成为大家的助手和管家;我更愿成为一束光,在你们的身后,为你们的远行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