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包钢日报 - 包钢日报

推进关键技术攻关 打通由“研”到“产”最后一公里

作者:科技创新部    
2025-03-1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发挥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包钢集团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多个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新质生产力。

一、科学探索,实现稀土减蓝光技术转化应用

近年来科学研究证实,视网膜细胞含有一种异常的视黄醛,在紫外光区和蓝光区均有吸收峰,紫外光或是蓝光均能激发使其释放出自由基离子,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的萎缩,进而引起光敏感细胞的死亡,导致视力逐渐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因此,开发具有高透光率、并能够合理滤掉有害蓝光/紫外光的LED灯用光修饰材料,成为白光LED实用照明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稀土减蓝光技术为包钢自主研发专有技术,包含9项发明专利,技术成熟度较高。将使用本技术制备的稀土光修饰材料加入到LED灯具导光板、扩散板或灯珠中,可以在保持灯具高光效和显色指数的同时,通过转光、补光原理有效将对人眼有害的350纳米至440纳米蓝光/紫外光转化为红光和绿光。材料用于白光LED直管荧光灯中,最高使蓝光/紫外光溢出率降低30%,同时可将灯具可见光透过率提高到92%以上;用于LED护眼灯中,灯的显色指数提高到98,接近太阳光水平,同时提高护眼灯光效;如用于教室照明灯中,能够使蓝光减少7.8%,照明光效提高2.3%以上。对比市面同类直管灯、面板灯、护眼台灯等灯具产品减蓝光效果更显著。

为加快新产品市场推广,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包头稀土研究院与华发科技子公司希土科技(包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土科技)签署技术合作协议,发挥各自优势,就稀土减蓝光技术在智慧黑板、护眼台灯的技术开发应用、市场推广等事项达成合作,包钢集团负责提供原料及技术支持,希土科技负责产品市场推广及销售。2024年相关产品市场推广销售情况良好,其中LED稀土护眼台灯已实现销售3万余台,客户包括包头市委党校、包头市招商与投资促进局、包钢集团、包头高新稀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室内教育照明灯中标昆都仑区区属幼儿园“双普”设施达标设备等采购项目,经初步计算,截至目前两类产品共计实现收入约一千万元,研发单位获得相应技术服务费约50万元,推动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精准对接,实现特殊性能柠檬酸稀土技术转化应用

针对北方稀土提出的滴灌用稀土农肥与磷肥复配产生磷酸稀土沉淀造成的土壤板结、肥效严重受影响问题,包钢集团组织科研人员进行柠檬酸稀土制备,通过柠檬酸和稀土的有机反应,成功研发出特殊性能柠檬酸稀土合成技术工艺包,并成功实现技术成果内部转化。

该技术有效解决柠檬酸稀土水溶性差、螯合率低、易与磷酸盐沉淀而影响肥效等问题,针对水溶肥料进行创新升级。研究人员与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工艺技术交接、产品性能评价、生产线设计与开车运行,通过新工艺实现固体和液体清洁化及产品的差异化制备,达到与磷肥混合后无明显沉淀的效果,并开发出系列可溶性柠檬酸稀土螯合物产品,产品稀土氧化物浓度达到每升50至70克,完全符合市场需求,得到需求单位的高度评价与认可。此项技术拓展了镧铈的应用场景,推动稀土资源均衡化、高值化利用。有效解决稀土微肥与磷肥复配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微量元素和磷的吸收利用,为助力稀土农肥的推广提供了新方案。

为促进稀土产业发展,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研发单位与需求单位签署技术许可合同,需求单位按照产品每年实际利润总额的20%向研发单位支付技术许可费,充分发挥了市场在配置创新要素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好技术一定要走向市场,行业应用才是好技术的试金石。如果团队的研究成果都停留在实验室,留下的就只有论文和专利证书,无法对产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企业要深入市场了解需求,做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工作,实实在在地推进企业创造自身价值,真正实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