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报》

加快推动数据跨境安全高效流动

2025-03-07    

浙江大学副教授徐维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数据跨境流动的重要性,并提出加快推动数据跨境安全高效流动的关键在于健全分级分类体系、强化全周期监管、构建数据跨境服务生态、深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同时,数据安全问题也需得到有效维护,以最大限度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徐维东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

过去一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左右。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据已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数据跨境流动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深化国际合作、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但与此同时,数据要素易复制、确权难、非排他、传播快的特征使其在流通过程中面临安全风险,数据安全问题由危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上升至损害国家利益。这对数据跨境流动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有效维护数据安全,又要最大限度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加快推动数据跨境安全高效流动,关键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健全分级分类体系。以“急用先行、小步快跑”为原则,分行业、分领域、分批次加快负面清单出台,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并同步推动匿名化标准制定。

二是强化全周期监管。一方面,利用数据加密技术、入侵实时检测系统等强化事中监测与预警,另一方面,细化责任分担机制,加强事后追溯与处罚力度,利用区块链数据流向追溯系统和审计治理工具,对跨境数据进行一致性抽查。

三是构建数据跨境服务生态。培育跨境数据服务商,完善数据跨境流动产业链;建设合规审查与安全验证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探索离岸数据中心“保税区”模式,吸引国际数据加工业务;完善数据确权、数据定价、收益分配等基础制度,依托数据交易所促进数据产品跨境流通。

四是深化国际合作。推动国内数据流动规范与国际接轨,支持企业申请国际数据保护信任标志;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建立双边互信机制;设立国际数据争端解决机构,优化主权确认与纠纷调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