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需要我在哪里,我就在哪里!”这是王一从机关到基层工作前曾说过的一句话。
2018年,48岁的王一从攀枝花公司机关调到盐边片区担任片区经理。走马上任的第一天,看到那些断崖式下降的销售数据,他的心揪紧了。
“以前只听说片区工作不好干,看到实际数据后才知道压力山大!”在数据面前,王一冷静地告诉自己,“市场是拼出来的,人家能干的我一定也能干!”
“王经理不需要办公室,因为每天,他不是在和客户交流,就是在去拜访客户的。”盐边中心站全体员工说。
“主动与客户沟通,当面敲定业务项目才能险中求胜!”这也是王一嘴里最常说的一句话。
但在王一的公文包里,随时装着的是治疗长期失眠和胃痛的药剂,这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在王一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只有他能看懂的数据。
“年纪大了,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到盐边中心站工作后,王一就将创建良好政企合作作为工作重心之一,全力做好县域能源服务与保障,取得了有关部门在“打击三黑”活动中的大力支持,2024年,盐边境内查处并拆除一处橇装加油站、三个黑油窝点、四台非法运油车,有力维护了成品油市场的正常秩序。汽油销量实现逆势增长1000余吨。
“我以为他到盐边是‘躺平’的,没想到干事还是有两把刷子,跟着他干错不了!”当初对王一到盐边中心站持怀疑态度的员工纷纷“倒戈”了。
“胸前的党徽是我说话和办事的底气!”王一言出必行。落实“三会一课”,抓三基工作,开展主题教育,发展党员,这是王一在片区办公室“出镜”频率最高的时候,那时,会议室里的他,严肃认真、团结活泼。
交心谈心、心理疏导、为困难员工捐款,解决加油站周边森林防火隐患问题,协调推动三堆子加油站污水排放纳入市政管网……这些繁琐事务,总是少不了王一的身影。
“做党务和业务的多面手,把自己融入企业发展进程,人生才有价值。”52岁的王一,说话掷地有声。
2024年,盐边中心站纯枪销量从接手前的2.8万吨提升到3.26万吨,区域内LNG销量同比增量2580吨,增幅达220%。数据的背后,是王一全心的付出。
时光在流逝,但王一身上那股任劳任怨、这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