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奔涌不息,89年前的“一二·九”运动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矗立在岁月的洪流之中。彼时,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万千青年学子满怀爱国赤诚,踏破寒空,用热血驱散阴霾,以呐喊唤醒国人,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爱国华章。那声声激昂的口号,穿越时空,至今仍在我辈青年耳畔回响,叩问灵魂深处的担当,指引前行的方向。
爱国是永不熄灭的火种,在时代的更迭中绽放出多彩光芒。在科技创新前沿,青年科研人员焚膏继晷,攻克芯片难题、探索量子奥秘,努力挣脱技术“卡脖子”困境,以智慧开辟强国之路;在乡村振兴田野,年轻的“村官”脚沾泥土、胸怀乡亲父老,发展特色产业、搭建电商平台,让古老的乡村重焕生机,用实干铺就富民之路;在体育赛场,运动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以汗水诠释奥林匹克精神,奏响民族团结奋进的凯歌。
作为一名法学生,我深知法律是捍卫祖国尊严、守护人民幸福的坚盾利矛。踏入大学的大门,走进法学殿堂,我如饥似渴地研读经典,从1949年的《共同纲领》到习近平法治思想,我们沿着法的历史脉络溯源而上,探寻法的精神内核。在案例剖析课上,老师带领我们于纷繁复杂的线索中抽丝剥茧,在唇枪舌剑的模拟法庭辩论里据理力争,每一个论点的提出、每一次证据的引用,都是与公平正义的亲密相拥。我们知道,法律条文是守护社会公序良俗的坚固堡垒,是法学生以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谱写强国之歌的根本遵循。
在暑假,我投身法律援助实践,真切触摸到现实社会的棱角,也找到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精准落脚点。初到法院,我跟随普法团队奔赴离雅江城区82公里的牧场。湛蓝天空下广袤无垠的草原,洁白的羊群似云朵散落其间。然而,牧民的生活并非只有诗意,纠纷时有发生。我们遇到一起棘手的草场纠纷,两户牧民因草场边界划分不清,多年来争吵不断,积怨日深,矛盾一触即发。带队的法官说“鲁莽断案只会激化矛盾”,于是我们先坐在草地上,和牧民拉起了家常,从牛羊的膘情聊到孩子的学业,渐渐走进老乡的内心,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我耐心地用当地方言为牧民群众讲解草原法及相关民事法规,结合传统放牧习俗分析利弊得失。我们找来尘封已久的地图,对照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一点点帮他们重新明确边界,标记界限。经过半天的调解,两家终于放下成见,握手言和。看着他们质朴的笑容、眼中的友善,那一刻,法律的温度驱散了草原上的阴霾。
“一二·九”运动中的先辈以热血爱国,为民族解放而抗争,今日,我辈法学青年当以法为光,在法治征程中笃定奋进。我们在严谨治学、法律援助、普法宣传中传承先辈精神,汇聚法治力量,守护祖国山河永固、人民幸福安康,书写新时代青年的爱国新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彼岸勇毅前行。未来之路,道阻且长,但法魂在胸、初心如炬,定能踏出铿锵有力的爱国足迹。
(法学院2243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