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四川民族学院 - 《四川民族学院报》

心理健康

心理学视角看有关爱情的“个真相”

作者:  魏鑫旻    
2024-12-31     浏览(67)     (0)

这篇文章介绍了关于真爱的六个真相,包括一见钟情不是爱、爱是主动给予、过分依赖不是爱、不是所有人都有爱的能力、真爱常常伴随着痛苦、区分真爱与虐待、爱和心灵成长的关系。文章强调了爱本身没有错,心灵会在爱的行动中得到成长。

现实生活中,爱总是被误解,给我们带来太多迷思,在错误的地方寻找爱,只会让人更加受伤。那么,爱究竟是什么?来看看关于真爱的6个真相吧:

1.一见钟情,通常不是因为“爱”

爱情电影很喜欢设置一见钟情的桥段:聚会上的一瞥,心脏漏掉了半拍,爱情来得猝不及防。但这种强烈的感觉,通常不是因为爱,更有可能是因为某些潜意识里的创伤带来的熟悉感。比如有一个女孩,父亲和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离婚,成长过程中父亲的缺失和被抛弃的创伤,让她对比自己年龄大的已婚男性更容易产生依恋。有时候,一个人越能激发你的创伤,这种被触动的感觉反而会越强烈,但这样的感觉很快会褪去,因为它是虚幻的,常常与现实脱节。《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出:真正的爱是自我界限的拓展,而坠入情网则是自我界限暂时性的崩溃。扩展自我界限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坠入情网却无须努力。所以,往往是在脱离最初的眩晕之后,真正的爱才开始。

2.爱是主动给予,是一种行动

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平常生活中我们口中提到的爱,准确地说,大多数其实是被爱,是希望他人满足自己的需求。为了被爱,人们努力让自己变得富有魅力———男性大多追求地位和财富,女性则常执着于颜值和身材。但成熟的爱是一种行动,是主动给予。爱往往比被爱有更强大的力量,人们认识TA、关心TA、承认TA、喜欢TA,在给予中,人们体会到自己的强大、富有、能干,这种体验使人愉悦。

3.过分依赖,“没你不行”不是爱

生活中有一种人,一谈恋爱就一头扎了进去,特别依赖这段关系,觉得没了恋人就没法活了。人们总以为太爱一个人才会这样,其实恰恰相反,这并不是爱,而是一种寄生心理。因为依赖才结合在一起的关系并不是自由的,这也是它和真爱最大的区别,真正的爱永远是自由的选择。

4.不是所有人都有“爱的能力”

人们通常会用“都是因为我不够好”来解释亲密关系中的“不被爱”,这反映出人们对于真爱的一个误区,就是往往过于强调爱的意愿问题,而忽视了爱的能力问题。有时候,在一段关系中我们感受不到爱,不是因为TA不愿意爱我们,是TA没有能力或者说能给出的爱只有这么多了。

爱不是本能,也不是人人都拥有的,相反,健康的爱是一种能力,需要投入和持续学习,对人格有较高的要求。

5.真爱常常伴随着痛苦

浪漫爱情的幻想往往让人相信,如果遇到真爱,人们就不会痛苦,会一直处于幸福的状态。所以当人们在恋爱关系中遇到一些困难,或者感觉到低落时,第一反应便是该换个对象了,这不是对的爱情。事实上,即使两人是真爱,在相处过程中依然要面临很多痛苦———当童年创伤在关系中浮现、当人们为了保护自我的脆弱而用恐惧支配依恋、当出现想要彻底改造伴侣的企图时……冲突就出现了,让人们误认为爱的感觉和需求消逝了,但这只是相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部分,真爱会在困难中茁壮成长。

6.爱和虐待绝不能共存

有必要区分的是,虽然真爱存在痛苦,但绝没有虐待。虐待具有控制性,是一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带有恶意地伤害,这种伤害不仅是指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虐待,后者往往更加隐蔽,常见的有情感操控、拒绝直接沟通、限制社交、经济控制等。和这种人一起生活会令人身心俱疲,久而久之,会让人觉得这段感情很难持续,产生无能为力的绝望感。

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创伤,在爱情里也总是会遇到各种伤害,导致人们对爱情望而却步,但爱本身并没有错,我们的心灵会在爱的行动中得到成长。正如一首诗所言:永远不要因为深深地、充满热忱地爱上了一个毁灭你的人而感到羞耻,因为毁灭只是他们的本性,而深深地、充满热忱地爱却是你的本性。

祝大家永远不要失去爱的勇气。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