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贵州财经大学 - 《贵州财经大学报》

如何看待“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作者:□  韩晓璇    
2024-12-31     浏览(250)     (0)

本文阐述了货币政策为何转向“适度宽松”,并探讨了如何发挥货币政策作用。货币政策转向是为了扩大国内需求,降准降息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能提振资本市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需与财政政策协同,以形成强大的政策合力,保障我国经济在内外环境中都能平稳健康发展。同时加强国际货币政策协调,以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2024 年 12 月 11 日 至 12 日 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全面总结2024 年经济工作的同时,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了判断,系统部署了 2025 年经济工作。货币政策作为需求管理最有效的工具,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抓手。多年来,我国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当下,货币政策再提“适度宽松”,那么货币政策为何转向?如何发挥作用?

一、扩大国内需求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内经济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成为了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在消费方面,尽管我国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但当前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一方面,受到经济形势变化以及未来预期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部分居民更倾向于增加储蓄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消费变得更为谨慎。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增长的步伐有所放缓,制约了消费支出的扩大,使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在投资方面,企业的投资积极性也面临考验。对于众多企业来说,市场需求不足直接导致了其产品销售压力过大,库存积压情况时有出现,使得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新的项目投资的动力不足。同时,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现实困境,这进一步限制了企业在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等方面的投资,不利于企业长期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此外,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更为有利的货币金融环境来支撑。实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保障生产运营、技术研发等环节的顺利进行,只有在资金供应相对充足、融资成本合理降低的情况下,实体经济才能更好地实现转型升级,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结构向着更高质量的方向迈进。

面对这样的国内经济形势,货币政策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正是基于对国内经济实际情况的深入考量而提出的,旨在通过合理调节货币供应量、优化资金配置等方式,助力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压力大等问题,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二、促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降准降息有着重要的预期空间以及关键作用。从降准方面来看,准备金率的下调促进金融机构释放出更多的资金用于信贷投放等业务,从总量上保障市场流动性的充裕,让金融机构更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从降息方面来看,可以在价格层面降低企业和居民的融资成本,同时加大了对居民房贷实施一定降息的可能,以此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降准降息双管齐下,能够助力实体经济在资金获取上更为顺畅。企业可以利用成本降低的资金去扩大生产规模、投入技术研发、购置新设备等,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居民在消费信贷方面的可得性与意愿也会增强,有利于刺激其在住房、汽车、旅游等领域的消费支出,从而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愈发凸显其价值,其额度与使用率都存在提升的空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定向支持资本市场,有助于提振资本市场,扭转股市低迷状态,进而激发资本市场新活力,吸引社保、保险、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大规模入市,带动 IPO 上市、并购投资热情迸发,也吸引大量国际投资者入市,增强中国资本市场的可投资性。同时拓宽科创企业直接投资渠道,利于增强我国的科创能力,特别是存量资产通过并购加速调整,促进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提升。

三、加强增量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能形成强大的政策合力。根据内外均衡理论,财政政策致力于内部均衡,在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货币政策则致力于外部均衡,在稳定外贸外资、维护汇率稳定方面起主导作用。二者应在政策着力点、政策取向方面保持一致,货币政策通过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等方式,为财政政策实施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更好地支持国债和地方债发行,让财政政策可以更顺利地发挥扩大内需等作用,二者共同为经济回稳向好注入强大的政策合力,保障我国经济在内外环境中都能平稳健康发展。

加强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在当前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的货币政策具有很大的溢出效应,G7 国家的货币政策几乎都与美国的货币政策保持联动。因此,须深入研究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机制、作用后果,在货币政策宽松或紧缩方向上主动与美国货币政策协调,减轻外部冲击和国外溢出效应的负面影响。人民币汇率牵一发动全身,是引导资本跨境流动、调节进出口贸易的指挥棒,是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因素。央行的汇率政策要致力于推进金融制度型开放,维护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须建立利率汇率联动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提高外汇市场预期管理有效性,防止汇率超调和单边大幅波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作者系经济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