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团队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不断挖掘中原文化中蕴含的育人元素,积极构建中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育人新体系,在传授金融知识、培养金融实操能力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增强学生的地域认同与文化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金融人才,服务于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形成思政素材
中原文化中的育人元素非常丰富,为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院通过校内图书资源、校外博物馆等渠道广泛收集、整理中原文化中与金融相关的思政素材,联合校内外教师共同挖掘探讨中原文化中的育人元素、育人价值、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形成案例库,丰富金融学类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料。团队主讲的《金融学》获河南省“中原文化”主题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并获批郑州财经学院第二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立项。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目标使命结合、理论实践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三结合”教学资源建设理念。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过硬团队
一是成立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形成校际、校企、校地三方融合的教研室组织形态,二是邀请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郑州师范学院等校外优秀教师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三是组织教研室成员参加课程思政专题培训,积极构建“联建、联动、联研”的“三联”师资共享机制。近两年来,教研室成员成功立项课程思政相关省级课题两项,厅级课题十五项,结项厅级课题两项。
三、发挥各种课堂作用,提升育人实效
探索构建了“主题课堂、实践课堂、第二课堂”“三堂”融合的育人模式,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一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开发的中原文化中育人元素的课程思政资源库融入到金融学类课程思政中;二是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开展“行走河南、读懂中原”等社会实践活动探寻中原文化足迹;三是积极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将中原文化融入到学生党支部活动、开展中原文化金融元素案例征集大赛、中原文化金融元素知识大赛等活动,进一步延伸课程思政触角。四、搭建思政育人平台,实现协同育人
团队在搭建中原文化育人元素融入课程思政平台时,不仅注重整合校内资源实现协同,更注重与省内其他高校如郑州师范学院和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等高校的协同,与校企合作单位如中原金融博物馆、中原证券等企业的协同,与地方政府如兰考县金融工作局等的协同,从而丰富了校际、校企、校地合作渠道,探索了中原文化金融元素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新思路。经过不断探索,构建了“校际、校企、校地”的“三方”耦合的条件保障机制。
这一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逐步解决了中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思政资源系统性不强、资源挖掘不够、方案设计不足、协同度不高等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已取得了较好效果,助推了学院金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对于弘扬中原文化、促进河南省金融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