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下,涌现出“数字游民”这一新型发展模式。“可以足不出户办公”“可以边旅游边办公”……这些网络传言,到底是否如网上所说呢?
这个假期,我有幸参与了浙江“千万工程”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深入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新西坑村,通过实地走访、旅游体验和交流访谈等方式,让我对数字游民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数字游民”是指打破时空限制,充分利用网络和数字技术,实现异地办公的一种新型工作模式,工作地点、生活方式选择自如,自由度、灵活性空前享受。新西坑村党总支书记丁军伟说:“过去的新西坑村,虽有山水秀丽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但发展定位不精准,颜值不高、环境杂乱、产业薄弱。在我接手后,与很多有想法的年轻投资人不断接触,再加上我心态年轻,便决定利用现有资源,从源头开始治理,势必打造出一片新天地。”在当地县党委、团委和几位数字游民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新西坑村有波光粼粼的湖面和马卡龙色的七彩房屋,宛如美丽的童话世界,还修建了拥有会议、茶吧、咖啡吧、棋牌室等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的游客接待中心和农家乐,并以村集体的名义统一流转了11幢闲置农房,改造成了44间风格独特的民宿。新西坑村现已成为网红打卡地,满足不同层次游客入住游玩的需求,也为当地村民带来年收入过万的突破,其发展无疑是成功的。
新西坑村数字游民模式的发展,让我不禁思考起我的家乡菏泽的发展模式。菏泽古称“曹州”,地处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作为中国牡丹之都和古代地理位置相当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菏泽如今也在大力开发旅游业,为什么效果甚微呢?通过我多年在菏泽的生活和与外地人交流,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菏泽的城市认知度和吸引力不足以及文化娱乐资源有限”。提起中国牡丹之都,往往他人的回答是“洛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认知?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其名声早已远播海外,并且文化底蕴深厚。在菏泽还把牡丹作为种植花卉时,洛阳已将牡丹作为特色旅游产业,把当地美食、古建筑和大小景点结合起来,打造一体化旅游线路。而菏泽的牡丹产业发展也存在滞后性,当地人的休闲娱乐场所也不足,加上近年来房屋拆迁的开发热,导致原有娱乐场所被替代为城市居民楼。起步较晚的菏泽今年确实有抓住“数字”红利,在第33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之际,菏泽文旅开启了“整活”模式,文旅局长身着汉服前往高铁站赠送牡丹花,加上今年爆火网络的“菏泽树哥———郭有才”,在此期间也是狠狠做足了宣传,使今年的菏泽牡丹节成为最成功的一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菏泽可以更好抓住“数字游民”发展机会,让菏泽真正走向世界。
数字游民是顺应时代的新发展模式,我们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孜州”)也未尝不可借鉴。甘孜州拥有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雪山、草原、湖泊、独特民族文化和“此生必驾318”的口号每年都吸引着外地游客前来游玩。我也曾陆续前往过康定、理塘、稻城、丹巴和雅江等地,在路上难免会遇到网络信号不佳、厕所收费、特色农牧产品价格过高和住宿环境较差等问题,我想,这大概就是具有得天独厚条件的甘孜州,数字游民发展却很薄弱的原因。我们未尝不可仿照新西坑村,首先保障网络通信设施的完善,解决数字游民们的最基本问题;在每个县区通过租售方式,统一收购闲置房屋,打造特色住宿环境;加强各地餐饮、休闲等生活服务设施,让前来甘孜州的任何人都可以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玩得开心。同时,还可以加强产学研合作,如“浙江千万工程”活动,让更多人有机会来到甘孜州、走进甘孜州。
“数字游民”能为年轻人提供接触现实社会以外的生活方式的机会,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当然了,这种方式并不一定是最好的答案,但在摸索答案的漫漫征途中仍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数字游民在向世人证明:乡村不但是蕴藏着无限可能的宝藏之地,而且是一个能人志士大有作为的地方———只要敢想、敢干、勇于开拓,就一定能在乡村广阔的天地里追逐到属于自己的梦想。是呀,在数字游民们为我们开拓视野的今天,还有什么是我们不敢做的呢?
(音乐舞蹈学院 2243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