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4 年春季学期的教学评估中获评优秀,我深感荣幸与激动。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过去教学工作的肯定,更让我对未来的教书育人旅程充满了信心。
我参加本次教学评估的课程是编译原理。这是一门计算机方向的专业知识核心课程,也是公认最难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之一。因此,加入编译原理课程组后,我便持续不断地思考如何才能将这门课程的重要知识用易于理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我从课程思政融合、授课内容梳理、教学方式改革等方面入手 , 逐渐形成了高阶思维引领、知识脉络重构、线上线下混合等多项教学创新,旨在打造生动有趣、师生互动的精彩课堂,助力编译原理课程易学易懂。高阶性是“两性一度”的关键内涵,也是“金课”的必备特征。高阶思维引领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明确“为什么学”和“怎么学”的问题,还可以将爱国主义思想、科学家精神、创新性思维等课程思政内容自然融入,让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扎根。对于编译原理中高度抽象的知识,高阶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将专业知识教学和思维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畏难情绪,最终在知识理解和思维磨练上实现双赢。
高阶思维之高必须建立在编译原理详细知识体系的一砖一瓦之上才能扎实、稳固。为了确保学生学习的渐进性、理论知识的完备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先进性,我精心梳理提炼制作了每个章节重点内容的知识脉络图,并在每章的第一次课前分发给学生,作为预习和复习的辅助材料。学生们对思维导图的教学尝试赞不绝口,直言对自己的学习帮助很大。专家也肯定了我不断打磨授课内容以及重构课程知识的努力,并建议我注意学生反馈,将思维导图迭代进化。
时刻保持对课堂的敬畏,做好以身示范,并以信息技术加持课堂,提升教学效果。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最终需要在授课过程中生动地传递给学生才能落到实处。每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着求知若渴的学生们,我都深感责任重大。因此,仪态得体、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富有感染力是我对自己每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此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大学课堂的授课趋势。我借助Bb 平台、头歌平台、雨课堂等实用的信息化工具,打造了丰富的编译原理课程辅助教学资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海大云学堂逐渐成为了学生们思维碰撞的训练场。
在多项教学创新的浇灌下,学生们感受到了我的良苦用心,在积极学习的同时,也反馈了诸多有用的建议。一位学生在课程行将结束时评价我是“见过的最负责的授课老师之一”。我坚信,只要不断打磨教学设计、用心上好每一堂课,学生也会以实际行动反馈,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双向奔赴。
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的本职工作,是一项神圣而伟大的事业。通过参加本次教学评估,我深知只有真正秉承教书育人之道、匠心打造精彩课堂,才能获得学生们发自内心的认可。教学之路任重道远,我将以本次教学评估为新的起点,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持之以恒地进行教学创新,不负每一个求知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