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骼疾病,主要特征是骨量的减少和骨组织的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当身体出现一些症状,就应警惕骨质疏松症。
骨痛。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骨痛。这种骨痛通常发生在腰背部,有时会放射到四肢。骨痛的性质多为钝痛或酸痛,且多在活动或负重时加重。
身高缩短和驼背。骨质疏松症还可能导致身高缩短和驼背。由于骨骼的支撑能力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身高缩短的现象。
骨折。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为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脊柱、髋部、手腕等。骨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还可能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呼吸困难。骨质疏松症还可能导致呼吸困难。骨质疏松症容易引起肋骨骨折或胸椎压缩性骨折等并发症,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的症状。
牙齿问题。骨质疏松症还可能影响牙齿的健康。由于骨质疏松症导致骨骼中的钙质流失,牙齿的牙釉质也会受到影响,牙齿变得脆弱易碎。患者可能会出现牙齿松动、脱落或牙齿敏感等问题。
由于骨质疏松症在早期阶段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观察身高变化。近期是否出现身高变矮3cm以上或中年以后发生弯腰驼背的情况。
检查骨折情况。近期是否容易发生脆性骨折。
注意身体姿势。是否出现脊柱变形、驼背等情况。
留意高危因素。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骨质疏松的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女性绝经后)、家族病史(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的个体风险更高)、生活方式(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吸烟、过度饮酒)等。
及早发现骨质疏松症,需要关注常见症状,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留意高危因素以及及时就医。通过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和管理骨质疏松症,从而保障骨骼健康。(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 曹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