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夕阳红报 - 夕阳红

冬病夏治应注意抓住三伏天好时机

2024-07-25     浏览(300)     (0)

本文介绍了冬病夏治的概念和原理,包括适应症和治疗方法。冬病夏治是指在三伏天利用自然界阳气最旺之时,采取顺应自然的方法,加速改善体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治疗方法包括针刺、艾灸、拔罐等。治疗结束后应避免空调或电扇直吹,以清淡饮食为主。

夏至起,经过三个庚日,便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今年7月15日入伏,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里、阴病症,长期反复发作导致脏腑之气亏虚,阳气不足,具体多为肾、肺、脾胃、鼻、肢体经络等系统的缠绵难愈病症,如咳嗽、哮喘、鼻炎、慢性泄泻、关节冷痛僵硬、肌肉酸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采取顺应自然,借用自然之温热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脉,增强机体之正气。——│冬病夏治的原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学特有的养生方法,它揭示了人与天地四时相应,惟有顺应外界四时气机变动,采取适宜的养生方法以调整作息起居模式,才能保持健康。古人根据“春夏养阳”提出“冬病夏治”的概念。三伏天是一年四季中气候温度最高的时段,此时自然界阳气旺盛,体内正气充沛,气血畅通,阳气外浮于表,人体腠理处于开泄状态,所以此时在穴位上针刺、艾灸、拔罐等,更容易得气,疏通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作用,调整脏腑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冬病夏治是指在疾病的缓解期做积极的治疗。趁病情稳定时,加速改善体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冬病夏治适应症│——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易感冒者。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肠炎、腹泻、小儿厌食、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等。运动系统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等虚寒性关节炎。妇科疾病: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宫寒、痛经、产后身痛等。预防保健:增强机体抵抗力,调节亚健康状态。

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包括针刺、温针灸、温箱灸、隔药饼灸、督灸、脐灸、聚能灸、三伏贴等。--------------------------

注:治疗结束后应尽量避免空调或电扇直吹;尽量休息为主,避免过度运动;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忌油腻、辛辣、寒凉饮食;建议治疗当天穿着宽松轻便的衣服,这样方便治疗操作。(淄博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