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李飞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在技术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事关技术发展全局,关系创新竞争优势。缺乏关键核心技术支撑,不仅影响产业经济发展质量,更会丧失发展主动权,在大国博弈中陷入“卡脖子”技术风险。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任务,也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保障。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仍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市场失灵”,关键核心技术投入大、风险高,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作为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主要活动,目前仅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不超过20%,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二是“系统失灵”,创新资源“错配”矛盾仍较突出,大学、科研院所积累了大量理论成果,然而企业囿于技术市场化成熟度不高、市场需求不确定及自身技术吸收转化能力不强等,产学研合作不畅。
面对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就是要强化建设政府主导的新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
在组织战略上,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战略咨询功能,体系化统筹各类科技规划、科技资源。在组织力量上,要支持和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下大力气培育行业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显著提升创新主体能级。在组织方式上,政府主导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咨询规划、攻关方向遴选、攻关任务评价等全过程闭环管理,以专班机制应对战略急需型技术攻关任务。在组织资源上,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配置,将打造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放在工作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