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报》

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五个层次

2024-03-08    

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李佳

党的二十大报告新增三个专章,包括科教人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既是一个经典概念,也是一个不断更新的领域。今年政府报告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进行了专门部署,体现了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框架下,不断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务实举措,这主要体现在国家安全所要保护的五个对象层次:

一是人民层次,包括公共安全、生产安全、自然灾害、食品安全等,充分体现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人民宗旨”。

二是社会层次,社会安全是指“在变化的条件和潜在或实际的威胁下,一个社会保持其本质特征的能力”,两会对社会问题的解决、弱势群体的保护、社会治理的创新等提出了要求。

三是国家层次,随着国际形势、国家实力、技术的发展,国家安全越来越呈现综合性、总体性、多维度、多面向的特征,两会对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予以了部署,涉及金融安全、粮食安全、资源能源安全、网络数据安全、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等,我认为如何有效统筹发展与安全,是其中的难点。

四是国际层次,国际安全是指国家间的安全关系,两会重申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也在发展领域继续重申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和平和发展作为一个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

五是全球层次,全球安全倡议连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如何推动这三大倡议拧成一股绳,获得全球社会更多共识和共鸣、推动落实落地,是在变革世界中我国尝试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助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