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的本质(或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并最终提供解决问题的某种答案。它具备充分的自主性、必要的问题导向以及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同时,科研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全方位的锻炼作用,这也推动着我们致敬科学,在科研成长的道路上点亮梦想。
个人的忘情投入推动了科学研究的进展,而科研进展也使个人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科研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投入,需要认真学习、思考和准备,也需要较强的逻辑推理、材料组织、宏观把握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中英文书写的能力等,这对一个人的成长和能力培养与锻炼具有非常正向的作用。不管以后会不会将科研作为自己的职业,把第一项研究工作做好,并形成研究论文发表是非常有用且有意义的。”可见,一个人的决断力、领导力、意志力、逻辑能力乃至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将在科研的过程中得到锻炼。
同时,科研活动是“逆向设计”的过程,需要明确目标、解决所选问题。要主动和充分地利用课题组的人力资源,积极寻求导师帮助,做好学习记录,了解题目的可行性和实施手段。同时,形成“大图景”非常重要,即对背景、问题、策略、结果做出预判,先“看到底”再完善细节。进入研究工作中,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从具体、从细节做起;反复思考所研究的问题,找出自己的研究动机。
科研的过程如同探案,需要我们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仔细搜寻信息;也要加强信息整合能力,积极寻求帮助,完成拼图,走出迷宫!
在科研论文写作方面,可以借鉴“7+1+2”的论文写作三部曲。用70%的时间收集信息、储备知识,为下一步写作做好“素材”和“思想”方面的准备;用10%的时间完成初稿,将积累的信息、头脑中的线索,完整呈现出来,可以不追求句法完美,但要意思完整、逻辑准确;最后用20%的时间修改,在自我完善后也可寻求老师的帮助,体会思想的碰撞,进而提升自我。除此之外,学习知名学者的论文也非常重要,要学会在阅读时整理和理解作者的整体思路,换位思考,总结段落大意、绘制逻辑框架等,这都有助于我们提升自我,在科研中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