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重庆邮电大学 - 《重庆邮电大学报》

学校更高质量赋能社会服务

2023-09-30     浏览(80)     (0)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产学研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庆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和三次全会精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积极履行产学研合作职能职责,落实“十四五”规划、学校党代会以及年度重点任务,推进各项社会服务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主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产学研办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网络强国、制造强国、数字中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智造重镇”“智慧名城”等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和特色,以推进学校“下山办院”战略落地为抓手,着力加强对接沟通,主动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广阳湾智创生态城、仙桃数据谷、两江协同创新区等建设,持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落实落地。一是将“下山办院”具体任务落实到人,每一个研究院都安排专人服务协调,扎实推进“下山办院”落实落地。二是坚持“一区(县)一院一特色”,各研究院依托自身学科优势,突出办院特色。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现代产业学院持续加强内涵建设,深入推进学校、园区、企业联合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得到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一行调研的充分肯定;重庆市集成电路协同创新中心/集成电路学院大力推动合作共建工作,与国际三大EDA厂商和国内三大EDA厂商以及华为公司等十余家企业达成共建共享共识,形成了政府、园区、学校、企业联合共建研究中心的格局;空间通信研究院顺利入驻并试运行,申报获批“重庆市科普基地”;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积极开展了实体注册工作。三是积极筹备建设一批创新研究院。推进重庆公共安全信息技术与装备研究院落地高新区;协调渝中区推进重庆网络空间研究院建设;谋划与江北区建设重庆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研究院。四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资源。落实好各研究院师生吃住行和研究场地等条件,为今年9月份新增的近600学生入驻做好保障。

助力重庆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产学研办以高质量打造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为牵引,密切与地方政府、园区和重点企业合作,助力重庆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细化大学科技园建设工程。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打造完善了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管理和运行体系。与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协商提出共建补充协议,商洽招商引资政策等,逐步完善合作机制。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引进,完善了校友企业等入驻服务流程,促进校友企业、教师企业和合作企业落地大学科技园,有意向进入大学科技园校友企业21家、教师企业2家。新增学生宿舍区(祥宁时代广场裙楼)约13000平方米载体落地,为新增近700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提供保障。二是积极拓宽合作面,与重庆长安望江工业集团、重庆银保监局、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62家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学校加入了本源量子计算产业联盟。三是联合开展人才培养,为地方输送高质量人才。与大陆汽车、华为等董事单位分别达成共建“智能网联汽车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成电路学院”合作意向。与璧山区、万盛经开区、永川大数据产业园分别签署协议,支撑光电学院和传媒学院的人才培养。四是调动校内外优质资源,形成帮扶合力,助力对口帮扶地区实现乡村振兴。巩固在城口县的乡村振兴项目成果,利用电商平台优势积极谋划在开州区开拓乡村振兴项目。

提升支撑行业产业进步的能力

产学研办主动深化与信息通信行业和重点合作企业的合作关系,提升支撑行业产业进步的能力。一是校领导带队走访了中国电信集团、中国联通集团、中国移动集团等通信营运企业,以及华为、中兴通讯、联合微电子、中电科芯片研究院等重点合作企业,进一步了解了行业和产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需求,加强了学校与行业和产业的联系。二是学校与大陆汽车、绿盟科技等董事单位以及中移物联网、重庆会凌电子、苏科斯半导体、高云半导体、大湾区集成电路研究院、重庆山外山、重庆赛宝、重庆天外天生物、重庆叁陆零福家科技签订了联合实验室共建协议。三是与大陆汽车、九洲集团等董事单位以及重庆德方信息、重庆甲虫网络、重钢总医院联合申报了科研项目。四是与电科思仪等重点合作企业开展技术研讨和合作洽谈126场,共计1050人次参与。五是在北川县陈家坝镇开展了极端灾害环境公众应急信息服务系统试点工作。六是学校牵头与中汽研汽车公司、易通创新科技联合研究的成果“物联网通感算资源协同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22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

(产学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