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华南铁道建筑报》

箱梁上岗记

作者:□张国庆 苗壮    
2023-10-01     浏览(96)     (0)

“噔噔噔……”伴随着龙门吊的轰鸣声,刚从睡梦中醒来的“我”身子一轻,便被架到多达100个车轮的运梁炮车“摇篮”里。

我是一片体重208吨、身高32米的箱梁,和管廊、仿石路缘石等小伙伴在存梁区呆了半个月了。从两个身着反光背心、头戴安全帽的师傅谈话中,我知道他们今天给我找了个“新家”。

“新家”怎么样?会有哪些好玩的故事?……车子慢悠悠前行,周边的夜景不停转换,我好奇地打量外面的世界。在满怀期待“新家”的同时,我不禁想起自己的出生地。

我出生于中铁二十五局青岛装配式智造产业园,一个大家称之为“建筑乐高生产基地”的地方。刚出生时的我只有钢筋搭建的梯形骨架。随着工人的绑扎、焊接,我的骨架就像织毛衣一样越织越密。

而筋骨之外的混凝土,就是我的肌肉。为保证它的结实有力,工人师傅操作布料机和振捣设备将混凝土均匀浇筑在我的骨架上,三小时后,我的身上便多了一层结实的肌肉,有了“外美内实”的躯体。

在我正惊喜于自己“身子骨”变强时,工人师傅在旁边机器轻轻一点,我便被身下的“小火车”拉进蒸养房,蒸了个舒服的桑拿。

两天后,我又舒服地躺在暖阳下。刚想伸个懒腰,深知我意的工人师傅就开始对我进行张拉,给我添上预应力,增加我的刚度,让我的体格变得更加强壮。

我如此快速成型,得益于智慧管理平台系统的应用。该系统通过“一个平台”+“九大功能”的方式,将生产工序进行物联网监控并串联整合,实时监测我的身体状况,确保我能合格上岗。

边想着,车子来到青岛重庆快速路架梁作业点。耀眼的灯光下,现场20余名工人师傅早就盼着我的到来。

工人师傅用两条数百斤重的“安全带”分别固定好我的头尾,然后两台叫履带吊的“大家伙”将我从“摇篮”里抱起。在测量师傅的精准校位和指挥下,“大家伙”缓缓移动手臂,将我轻轻放进墩柱上的支座螺栓孔中,整个过程没有一丝颠簸。

自此,我便正式“安家”在重庆快速路。后续我还将和其他2059个兄弟姐妹手牵手共同搭建起这条近18公里的青岛规模最大城市快速路,等今年年底通车的时候,记得来看我哦!

作者单位:五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