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桥原名红卫桥,位于湖南株洲,紧邻株洲火车站,是贯穿株洲东西两大城区的“主动脉”。小时候,我的家就在桥下的铁路边,铁路离家门就几分钟路程,母亲是老工程局的电焊工,我们一家住在母亲单位分配的平房宿舍,童年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火车。
还记得那时,在家里听到火车由远而近的鸣笛,我飞快地跑着穿过房子之间窄窄的巷道,站到铁路边的小土坡上,紧盯着远处一大排延伸的铁轨,屏息静气等待,不一会,就见火车头从铁轨上冒出来,远看着慢的火车倏然就到了眼前,粗壮的铁壁摇动着红色的铁轮,“轰隆隆”碾过铁轨,面前的气流被突然撞击的感觉让我既兴奋又紧张,还带着一丝丝恐惧,我赶紧抱头侧身躲避,但眼睛还依恋地盯着一圈一圈滚动的车轮,直到“隆隆”声渐渐走远……
我最喜欢还是和小伙伴在桥上看火车。我们常常趴在桥上粗糙的水泥栏杆往下看,火车蒸汽机头不时喷出一阵浓烟,很像只跑累的黑熊在“扑哧扑哧”喘粗气,火车拉响的鸣笛又好似是大声和我们打招呼。火车慢慢开近,穿过桥洞的时候,桥随着“哐啷哐啷”声一起轻轻摇晃,我们也跟着欢欣雀跃。大人指着铁路尽头说:“这铁轨一直通到北京,通到毛主席那(里)呢。”所以,每次在桥上看到驶出的火车,我们都会满怀憧憬地望向远方,一直目送着火车最尾一节车厢离开视线,心中充满了神圣的向往。
也许是年幼时的爱好促成我与铁路建设结缘,大学毕业后我也成为了中国铁建的一名员工。虽然常年在外奔波,但那些桥上车水马龙的喧嚣,桥下铁路运输的繁忙,仍时不时出现在我的梦里,新华桥的记忆沿着铁轨在延伸……
2021年,得知新华桥由我所在的中铁二十五局拆除重建后,我更加关注它的改造进程,还特地回了一次老家看看改造重建后的新华桥。
新华桥重建后,新桥比老桥宽了大约8米,双向八车道,中间两个车道为智轨电车专用,很是“高大上”。桥两边护栏上安装了网格状的防护网,防护网上装了景观灯饰。白天,透过一个个的网格孔眼在桥上看火车南来北往;夜晚,护栏上的灯饰则显露出它的万千风姿。桥下的铁路边,也全部立起了安全防护网,像小时候那般临近铁路边看火车已不再可能。新华桥下那片我曾住过的低矮平房,现在已经修成了马路。桥的重修、车站的扩建,开启了新株洲城市建设的大幕:一条条马路向城市四周伸展,一座座立交桥将道路汇聚,一栋栋楼房高耸入云,浪潮般的人与车还继续在新华桥上川流不息……
回到家乡的我,依然像小时候一样站在桥上,只是这时候风景更加丰富了。我不仅仅看到火车的驶出和停留,还有桥上与桥合影的场景。大家或三五成群,或一家老小,拿着手机拍摄新华桥的崭新模样,脸上洋溢着幸福,眼里流露着笑意。我一边记录着恬淡美好的一刻,一边回忆自己的成长,真切感受桥所承载的历史情怀,更感受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
作者单位:实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