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西师范大学 - 《江西师大报》

我前行路上最温暖的那束光

作者:□杨婧诗    
2023-09-15     浏览(98)     (0)


因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有幸结识余华凌老师,两年来,余老师在学习上生活上不断地给予我温馨的关怀无私的帮助。2023年9月10日是第39个教师节,在这个感恩的日子,我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抒写对余华凌老师的真诚感谢之情。精益求精的负责人石以砥焉,化钝为利。记得 2022 年暑假,我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当时的我未接触过新闻稿等公文写作,只会写散文,加之团队成员大多来自音体美学院,很少有会写新闻稿的同学,所以当时写稿的压力基本就落在了我一个人头上。幸运的是我们有余老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他手把手地教我写新闻稿,教我如何取标题,教我一字一句地斟酌词语的使用,教我如何写出有思想深度又接地气的文章。“这个标题还不够新颖和准确,这个词语使用有些不恰当,这件事情交代得还不是很清楚,没有把我们实践队的特色展现出来。”我记得有一篇题为《献身基层甘洒热血,见习村干助绘振兴蓝图》的新闻稿,我反复修改了二十余次,余老师依旧不满意。他认为这篇文章浮在表面,缺乏高度。那天晚上,我和他探讨到将近 12 点,一旁的队员负责插入图片,我仍旧负责文字稿。盛夏的夜晚蝉声依旧聒噪,繁星也在闪烁。我按照余老师的指导重新撰写新闻稿。因新闻稿具有时效性,那天我和队员工作到了凌晨两点才回去休息,余老师也一直陪着我们。当他仔细看完我重写的新闻稿后,他紧皱的眉头舒展了,我心里也暗暗松了口气,新闻稿终于通过了。

后来,在将前期调研成果凝练成调研报告,准备申报挑战杯比赛时,余老师仔细研读挑战杯比赛文件,将重点内容圈画出,提醒我们撰写调研报告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可往哪几个角度展开。他说调研报告完成后,不修改数十次,是不能拿去参加比赛的。我们反复斟酌用词,反复审查调研报告,如打磨宝玉一般。“写得还行,但是我们要写得更好,每个人都要仔细检查这份调研报告,至少看三遍以上。”正是因为余老师高要求严标准的精益求精,督促我们一次又一次仔细检查有无错别字或是图注有误等问题,督促我们不断打磨调研报告,我们才能最终获得省级一等奖的好成绩。关爱学生的指路人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余老师不但关心学生的学业,也时时关心着学生的身心理健康,他是学生的指路人。

升入大四的我,面临职业选择的困惑,究竟是考公务员,还是考研究生呢?从大三下学期,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今年暑假我继续来到枫林村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当和余老师谈及职业规划这个话题时,我将自己当时的困惑一五一十地告知了余老师,老师听后,耐心地和我述说研究生学历的重要性。他首先问了我一个问题,想继续读中文专业研究生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余老师听到我肯定的回答后,鼓励我继续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再选择考公务员。余老师和我分析了先考公务员,再读研究生和先读研究生,再考公务员两种做法的利弊。他目光长远,眼界开阔,为我职业规划指明了正确的道路,解决了我心中的困惑。

还记得去年我因参加比赛,长期熬夜导致身体出现异样,心情也异常糟糕。2022 年 12 月的一个晚上,我发了一条因为身体不好、心情也不好的朋友圈,余老师看到以后,立刻微信问我最近是不是心情不好,遇到事情了?我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了老师。晚上,他还特地打电话跟我谈心,他建议我暂停比赛,先把身体养好,多吃高蛋白的东西,恢复到原来的健康状态,病好了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这之后,余老师会经常发来健康食谱,提醒我多吃多睡多运动。余老师的关心,令我感动,心里也亮堂起来。

与余老师相识两年多,越发感受到余老师的认真负责、关爱学子、无私奉献等诸多优秀品质。感谢余老师,是您让我知晓了做事要细心、用心、静心,只有做到这三心,才能做成事情,也是您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余老师是我前行道路上那束温暖的光,给予我温暖,给予我勇气,更给予我力量。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您的恩情我将永远铭记于心!

(作者为文学院2020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