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步顺鞭叉花转,盘龙金鞭威风显。”双鞭挥舞,如流星赶月至;鞭花旋动,似银轮遁地来……9月9日,一则由新华网转发的军训视频登上微博热搜,视频中的女孩凭借一套行云流水的九节鞭(双鞭)招式惊艳全场,赢得阵阵掌声。她就是我校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2023级新生罗雯心。
不同于练习竞技武术的同窗,罗雯心专攻传统武术。父亲罗衍海是山东郓城宋江武校的教练,母亲也是武术爱好者,哥哥更是凭借传统武术九节鞭(单鞭)考入江西师范大学。自小接触武术,罗雯心对武术有着超乎常人的兴趣。“从小我就跟着爸爸去看哥哥姐姐们练武,那时的我觉得这特别飒,就萌生了‘我也想练’的念头!”练习武术在小小的罗雯心的心里种下了希望的种子,她期待着有一天自己也可以英姿飒爽地展示武术招式。
谈起高考报考志愿的点滴,她分享道:“其实我参加体考时所报的项目并不是九节鞭,而是地趟拳。”这激起了记者的兴趣。一番追问之下,罗雯心谦虚地说道:“其实,除了九节鞭和地趟拳,我还会太极剑、棍术,会一点点太极拳,得过长春市太极拳比赛的第三名。”罗雯心用实力诠释了“硬核”的内涵。
从懵懂孩童到娉婷少女,罗雯心始终没有忘记心中热爱。对飒飒英姿的向往和对武术传承的担当驱使她在高中选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练习传统武术。高中时,本就紧张的学业压力加上每日的武术训练,挤占了罗雯心的休息时间。每天早晨5点半跟着父亲练武术,结束1小时早训后去上学,下午5点到晚上9点继续练习武术,耽误的晚自习、落下的课程、未完成的试卷只能抽时间补。那段时间,凌晨两三点休息是罗雯心的常态。
“我报考的项目是地趟拳,几乎全是在地上摔打的动作,很少有女生练。刚开始练九节鞭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被铁鞭砸到腿、砸到脑袋,我两条腿全是紫青的。爸爸对我也十分严厉,练不好少不了挨骂。”尽管腰部受伤、膝盖因积液肿大,但父亲也只是给她删掉一些高难度动作,训练还得继续。面对高难度的训练和繁重的学习任务,这个十几岁的女孩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太难了,每天顶着疲惫和困倦学习,武术练得不够好时还会被父亲毫不留情地责备。”但坚持的信念一直支撑着她走下去。当拿到梦寐以求的山师录取通知书时,罗雯心笑容灿烂地说道:“我坚信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缘分总是那么奇妙,相遇也总是那么猝不及防。2023年4月15日,全国体育单招的考场外,罗雯心的父亲与多年前武校的学生郗传云相遇。郗传云的女儿正是练习竞技武术长拳、剑术的高文轩。两位不同武术领域的“小花”自此相识。此时的她们,是同班同学、是上下铺的室友、亦是一起“出圈”的武术姐妹花。
进入大学,罗雯心有了新的目标。“我想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发扬我们的传统武术!”罗雯心还希望毕业之后可以回到母校耕耘。“前路漫漫,也许还会遇到诸多坎坷,但我始终相信,永不言弃的武术精神会指引我坚定地走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