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题为《“大一不着急,先玩一玩?”是真的吗?》的推文,对于新生在大学认知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观念,比如“上大学就轻松了”“没有挂科的大学是不完整的”“大学考试60分万岁”等“谣言”进行了答疑释惑,引发不少在校大学生的共鸣,阅读量快速上升到5W+。笔者认为,大学相较于高中更加开放包容,自由支配时间更多,但一定不要“及格万岁”,切忌一味贪图享乐而忽略更重要的学业。“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做好学业规划并脚踏实地去执行,努力做好当下的事情,才能乐享大学生活。
上了大学就真的轻松了吗?大学相较于中学时期的学习方式确实要更加灵活多元,但是学习深度、广度显然要求更高,并不轻松。尤其在时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有效设计自己的大学学习与生活,依然是摆在大学生面前的难题,必须严肃对待。我国现行的修订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大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学籍管理、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奖励与处分等方面有着明确规定。其中,第三十条提到学校可予退学处理的几种情况,包括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未经批准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等。由此可见,大学生活其实并不像网络上传的那般轻松,依然需要努力付出。
在现实中,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业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去年,广西师范大学拟给予69名达到学校规定最长学习年限而未完成学业的本科生作退学处理;延边大学予以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25名研究生作退学处理……作为新阶段的起点,大学生的主责主业就是学好专业知识,完成学业仍是其首要任务。而且,一份符合个人实际且具体的学业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作为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自觉自律、自立自强的基础上,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明确前进的方向。“敬礼娃娃”郎铮今年成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一名新生。郎铮表示,大学期间他想尽快修完必修课,课余时间多选修一些感兴趣的课程,比如历史类,同时还准备多参加学校的社团,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对于未来的人生规划,郎铮说:“以后会从事公务员之类的工作,为人民服务,不辜负那么多关心我、帮助我的人。”郎铮是对大学规划有清晰认知的大学新生的缩影,也应该成为其他对于大学规划还存在迷茫态度的大学新生的榜样。
有了明确目标后,为了防止规划流变为“幻想”,一些踏踏实实的具体行动就显得更为必要。就读于北京体育大学的“00后”姑娘夏思凝,在今年7月份举行的2023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100米栏决赛中,以13秒25的成绩夺冠。9月2日,在2023年世界田联钻石联赛厦门站的垫赛中,她又以13秒19的成绩夺得亚军。她坦言,这个成绩虽然不错,但依然需要努力,下一步目标是争取突破13秒。在教练孙海平的指导下一遍遍纠正动作,加大训练强度全力备赛,甚至在生理期也坚持训练……“跨栏女神”“青春大使”等光环的背后是坚持不懈与努力付出。将人生规划落实落地,往往最困难的就是坚持。“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大学生当锚定目标、奋发向上,以“满格”状态过好当下。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大学,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精彩世界的大门,我们当保持理性判断,合理做好规划,并脚踏实地将规划落实落地,方能乐享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