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贵州财经大学 - 《贵州财经大学报》

贵州财经大学“学术立校”的工作实践

作者:□ 向雪洁    
2023-06-15     浏览(153)     (0)

贵州财经大学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短板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和学术步调不一、本科生缺乏学术兴趣、研究生缺少学术成果以及硬件设施不“硬”等方面。学校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注重团队协作、本硕博携手共进、打造学术空间、丰富活动形式等措施,逐步形成了以“学术立校”牵引学科建设、带动科研教学、促进学风好转、深化立德树人的良好局面。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大学的终极目标,“怎么办”成了一项重大课题。2021 年 4 月 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由此可见,人才培养质量与大学办学兴校的目标息息相关,是衡量一所大学“好与差”的根本标准。贵州财经大学第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学术立校”发展战略,旨在走学术型大学的发展道路,重点培养学术型人才。这一发展战略与“教育强国”目标高度契合,同时切中了贵州财经大学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短板,是实现全面建成有特色高水平财经大学的有效途径。那么,贵州财经大学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短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是教师教学和学术步调不一,迈不开、走不快。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师学术能力是评价大学教师、衡量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但部分教师角色定位不准,主观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因而注重提升教学能力而忽视学术研究,特别是在教学中忽视对学生学术思维的培养和学术能力的训练,导致出现“长短腿”,制约了学术型人才的培养。

二是本科生缺乏学术兴趣,研究生缺少学术成果。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是“学术立校”战略实施成效的重要体现。学术研究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实践调查,探寻问题的答案。但是,本科生经过传统的应试教育进入大学后,往往已经习惯了“是什么”的学习方式,因此即使经过四年的学习,他们的学术研究兴趣和自主探究意识仍然比较缺乏。研究生跟着导师写论文、做课题,有更多机会学习学术研究的理论方法,通过勤写论文锻炼了一定的学术能力,初步具备了基础研究能力,但是很难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学生的学术兴趣提不起来,学术研究能力上不去,学术型人才培养就显得捉襟见肘。

三是硬件设施不“硬”,学术氛围不浓。硬件设施是指开展学术活动所依赖的外在条件,包括活动场地、活动设备等方面。学校现有的场地和设备难以满足当下的学术活动需求。一是报告厅数量不足,学生活动场地与学术活动场地混用,使学术讲座开展受限。二是报告厅的设备陈旧老化,投影设备模糊不清,音响设备陈旧嘈杂,影响了学术活动的效果,导致了学术氛围不够浓厚。

2021 年以来,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学术立校”工作,成立“学术立校”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学报编辑部设置“学术立校”办公室,高位推动“学术立校”工作。“学术立校”办公室充分发挥《贵州财经大学学报》的学术高地作用和学术资源优势,坚持“党建赋能、引领发展”的思路,以“党建 + 学术立校”品牌创建为抓手,统筹全校 33 家成员单位,聚焦学术制度建设、学术设施建设、学术活动开展、学术氛围营造、学术成果展示、学术榜样宣传、学术育人工作等开拓创新,深耕重犁,协同推进“学术立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出台《“十四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贵州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管理办法》《贵州财经大学学生参加学术会议管理办法(试行)》《贵州财经大学教学单位图书室建设方案》《贵州财经大学“学习型”俱乐部管理规定》《贵州财经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术夏令营活动工作方案》等制度,为促进师生学术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持。结合教师学术成长启动教师学术档案工作,为教师制定个人学术发展目标提供参考。

二是注重团队协作,本硕博携手共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步训练本硕博学生的学术能力。利用暑假“三下乡”训练本科生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通过举办“暑期学术夏令营”活动,邀请专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打破了传统的学术讲座“专家讲——学生听”的单调局面。举办“论文工作坊”,专家一对一指导学生论文,并将优秀论文推荐至知名期刊,提高了学生的论文质量,增加了发表机会,有效提升了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秉持“优势互补”原则,组织本硕博学生联合作战“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权威赛事,促进了本硕博学生团队作战的能力。

三是把握“一院一楼”机遇,打造学术空间。抓住东校区扩建和全校布局调整契机,以“一院一楼”建设为抓手,规划建设学院专任教师办公室(办公位)、学院图书室、研讨室、研修室,补足学术空间短板,提升学术空间品质。同时用好现有资源,对进学楼、乐学楼进行升级改造,着力满足公共学术空间需求。

四是丰富活动形式,突出活动成效。创新开展“鼎新”学术文化节、“学术活动周”、“对话与争鸣”学术论坛、“论文工作坊”、“导师有约”学术沙龙、考研考博交流会、研究生征文比赛、“贵财·读书会”、“贵财青年说”主题沙龙、“外文期刊推荐”等学术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学术生活,提升了学生的学术能力。举办“大学之道”迎新学术展,开设“学术漫谈”“学海拾贝”“学术榜样”“学者新论”等专栏,讲述师生学术成长故事,畅谈师生学术经历和心得,宣传师生学术典型,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进行学术育人,营造了师生投身学术、潜心学术的浓厚氛围,逐步形成了以“学术立校”牵引学科建设、带动科研教学、促进学风好转、深化立德树人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学术立校”办公室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