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咱做的工作,有没有收到农民实际上的反馈?叶优良:有。农民对我们认不认可,最简单的方法,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你请农民吃饭,农民愿不愿意来、高不高兴,这是初级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什么时间农民请你吃饭了,说明他对你的工作是满意的。有时候请学生们喝个酒,或者送点菜、送点好吃的,包括让学生在村里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或者村委会副主任这类职务,这都是对学生的认可,让他们很有成就感。正是因为农民对他们认可,学生才留得住、干得好,老师和学校才能放心,这是一个良性互动。
记者:科技小院建立这么多年,有什么典型的成果吗?叶优良:成果很多。比如,我们针对当地的小麦、玉米、花生这些作物,做一个当地的高产高效技术规程,我们叫明白纸,让老百姓能够真正看得见。比如帮农民测土。利用测土结果找企业定制肥料,让他们真正用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比如国家推行的化肥减量增效。有些工作都是通过我们在科技小院的学生去验证、去指导的。
每年农业农村部让我们专家组撰写的华北片区小麦、玉米的施肥指导意见,都来源于科技小院提供的基本试验数据。另外,学生经常到生产一线,做一些防治病虫害和管理节点的提醒,帮很多大户增产增效,解决很多问题。因为科技小院,我也被评为“河南省‘i 科普’科技志愿服务十佳科技志愿者”
“典赞·2022科普中原十大人物”。尤其是我们科技小院的学生毕业以后,用人单位非常认可,非常欢迎。我觉得这对我来说都是成果。正因为我们科技小院点点滴滴支农、助农,才赢得了各方认可。记者:咱们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经过这 11 年的发展,有没有独特的发展模式?
叶优良: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借鉴了中国农业大学曲周科技小院的经验,又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河南特色,创新发展了科技小院这种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相比于其他科技小院以培养研究生为主,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小院既培养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还入驻了大一到大四的本科生,而且本科生比研究生更多,实现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人才的贯通培养。现在马上要招博士,实现科技小院人才的本、硕、博贯通培养。另外,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培养的人才,不单是学生,还有企业人员。比如,河南心连心集团每年都有业务人员入驻到科技小院,跟学生一起开展工作。可以说,我们的科技小院培养的人才比其他的科技小院范围涵盖要广。
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小院不单是入驻河南农业大学的学生,中国农业大学、郑州大学、郑州师范学院的学生也都阶段性地到我们科技小院入驻。科技小院更像一个各种人才培训的基地,真正助推着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