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锡林浩特市东北部的煤层气井场,二连分公司煤层气管理中心的技术人员刘宏亮和许寒强忙碌不停。两人因配合默契,每口气井的投产和每一次抢险都能快速高效完成,被同事称为“最佳搭档”。
“工艺技术宏亮把关,生产协调、安全管理由我负责。虽然工作辛苦,可有这样的好搭档,心里美着呢!”2月19日,在吉43与吉煤10阀组新建连接处的施工现场,许寒强不由感叹。
“许哥,吉煤10井的设计方案已设计完稿,可以联系地面工程人员开始施工了。”
“好,马上协调。前两天提出来地面凹地处管道走向需要调整。”
“放心,管道设计已经优化,一会儿咱俩再到现场勘查核实一下方案。”
每天清晨,刘宏亮和许寒强都要“复盘”前一天的工作,并对当天的工作进行统筹安排。
由于目前国内针对低煤阶煤层气的研究仍处起步阶段,可借鉴的成熟技术不多,第一次接触煤层气生产的刘宏亮和许寒强都遇到了工作瓶颈。
学习专业知识、提高采收效率、降低隐患风险,共同的目标让两人齐心协力并肩而行,彼此鼓励查漏补缺。投产期间,两人经常以车为房,吃住在生产现场。有时候,忙乎一天也顾不上吃顿饭,累了就窝在车里,一靠就睡着了。“我们俩在一起的时间远超家人,彼此默契胜似亲人。”
今年1月的一天傍晚,刘宏亮通过报表敏锐地意识到外销流量计的上报数据出现了误差。为避免销售损失,他同许寒强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核实数据。当时,室外温度已降至零下23摄氏度。
“压力正常,流量计数据归零。”“已协调属地班组,工作人员马上就到。”拆卸、清理、安装,流量计依然没有数据显示。鼻息间呼出的哈气在睫毛上结起了薄霜,刘宏亮看向许寒强。许寒强随口就说:“明白,安装新流量计。”用时仅两个小时,流量计便恢复正常。
新的一年,两人约定一起推进煤层气先导试验项目建设,共同为完成投产22口新井的目标贡献力量。